【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讨

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3-09-26
阅读 19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高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提倡重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好的教学过程源于好的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形成自然而然。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素养。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有恰当的思维含量,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更有利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一、教师说课

       姚晶老师的研讨课题目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是近代数学的产物,是非常重要和基本的概念。向量既是代数研究对象,也是几何研究对象,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三种线性运算,实质上是向量的几何特征,《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在对向量运算的一个总结与提升,一旦有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与一对有序实数对构建了一一对应关系,于是我们之前所研究的运算都可以转化为代数运算,实现了向量运算和实数运算的统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作为二维空间的重要定理,是一维空间的延续,为三维空间提供基础。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从一维空间入手,通过问题驱动,逐步引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通过对定理的剖析,促进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对例题的重新组合,从向量的合成和向量的分解两个角度进行应用。

       贾贺贺老师的研讨课题目是《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空间向量的引入,为解决立体几何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学生在学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把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推广到空间,运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本节课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什么是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以及如何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对于第一个问题,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在各种情况下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及变化规律,真切感受到数学中如何选用合适的量来刻画空间中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对于第二个问题,本节课主要讲述几何法和向量法,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小组合作探究以及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经历线面角的求解过程,体现知识构建过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使得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二、专家指导

       对于第一节课《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张燕勤教授首先对教学设计给以肯定,同时指出,在引入阶段,问题驱动的题目可以继续简化,设置大问题,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教学材料的呈现顺序和数量上要做一定的简化和调整,才能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效果能够提供保证。材料比较多,主线的清晰度就会变得模糊,也会冲淡本节课的主线。连四清教授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时确定教学重点。在例题的设置上,可以只从向量的分解角度突破教学重点,例题不是越难越好,要围绕教学重点来展开。

       对于第二节课《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张燕勤教授从细节上提出了建议,对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置要规范;对于教学内容,向量这个方法当然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工具,但是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基础,因此,也要重视几何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连四清教授提出对于概念的引入要充分调动学生去思考,从直线与平面垂直时的特殊情况出发,过渡到一般情况下的斜线与平面相交,引导学生思考和归纳。线面角的向量公式,可以从线面角与两向量夹角之间的关系出发,帮助学生理清因果关系。

三、总结提升

       陶军老师进行总结点评,今天两位年轻教师在新授课的设计上,借鉴了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了适度的创新。在概念和定理的形成过程中,在定理的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都精心设计了问题。比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形成过程设计的问题链,搭建了适当的阶梯,逐步探索定理的本质,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定理。

       然而,两位教师的设计也不尽善尽美。比如设计内容偏多,不够精练。设计问题琐碎,主线不够清晰。总之,问题设计的精准性有待提高。希望两位教师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的体会,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要把教学设计用恰当的方式通过课堂呈现出来,还要试讲,不断修改,反复打磨。要以高标准打造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既要体现实用价值,又要体现艺术价值。希望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改进与提高,期待着青年教师给大家带来一节又一节精彩的课。

    撰稿:姚    晶

    贾贺贺

    编辑:贾贺贺

    审核:陶    军

阅读 19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