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载于物,物以文兴。而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客厅”,是一种静止的,有温度的陈列品,无声地讲述着它们与这个国家背后的历史故事,承载着历史变迁与文化记忆。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孩子们知史明鉴,才能创造新的历史,所以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古代历史文物,领略中华的辉煌历史、传承等非遗技艺,同时也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孩子们能深刻体会来自国宝回归的民族价值,为此新星幼儿园大(三)班于2023年9月22日下午开展“凝视国宝聚首 研学皇家器象”---参观淮安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我们参观了十二生肖兽首,孩子们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了十二生肖兽首命运多舛的历史。
在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下,孩子们了解到了兽首外观设计的寓意和构造的与众不同。
比如从兽首的造型来看,猪首嘴巴尖长还有獠牙,是典型的野猪形象;而猴首则是典型的“美猴王”形象,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虎首乍一看有点像狮子,和中国传统的老虎形象有偏差,在西方文化中的老虎并非百兽之王,从这一点来说,虎首的造型有西方文化的影子;牛首造型特别,传统中国画中的牛多牛角向后,而铜首的牛角向前,并非水牛、黄牛这样下田劳作的“孺子牛”而是典型的“斗牛”。
兽首铜像融合了中西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兽首部分造型写实,生肖像身躯为身着袍服造型的石雕,既强调西方雕塑的立体写实,又结合宫廷建筑的特色,深沉厚重。
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铸造铜首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失蜡法”,该方法工艺独特,制作过程精巧让人叹服,战国时期著名的曾侯乙尊盘,使用的正是此工艺。正因如此,兽首上的褶皱和毛发等细微之处,纤毫毕现,清晰逼真,精细了得。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从建园起,历经150多年、六任皇帝的修造,成为全世界最恢弘瑰丽的皇家园林。园中不仅有旷世罕见的古典园林,还有西洋楼建筑群,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就安放于其中的西洋楼海晏堂外。
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带着好奇心和探索的眼光,一一参观了乾隆的“御书房”、代表时间流动的“晷迹”艺术装置、精美的宫廷瓷器、巧夺天工的中西风格艺术品、内涵丰富的宫廷玉器,以及妙法庄严的佛教艺术。
博物馆里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瑰宝。孩子们面对古老的瓷器,感受着岁月的流转,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与历史亲密接触!
孩子们参观完博物馆里的文物,在每位家长的带领下,又来到博物馆的观影厅,观看了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历史、圆明园十二兽首的来历与建造工艺、国家以及各方爱国人士追回十二兽首的艰难过程。
目前兽首还有蛇兽、羊兽、鸡兽以及狗兽至今下落不明,流失的中国文物是中华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它们或隐于历史尘烟,或流失海外,这些文物的回归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随着祖国的不断的发展,日益强大,这些丢失的文物终有一天会回归祖国的怀抱!
行之所见,拓宽视野;行之所闻,丰富知识;行之所感,塑造精神。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开拓眼界、品味人文、感受历史沉淀的成长之旅。
最后观影结束,而十二兽首的历史故事其实就是孩子们最好的教科书,告诉孩子们,落后就要挨打,任何时候都要发奋图强,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不负自己的年少,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图强,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最后,感谢我们的家委会组织这次活动,同时也谢谢各位家长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