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拜的鲁迅先生

逸兴
创建于2023-09-25
阅读 3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老师在开讲前是这样介绍鲁迅先生的:鲁迅是他的笔名,原名叫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家、思想家,五四运动旗手。抗战时延安就建有以鲁迅命名的艺术学校,如今鲁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学院。

    开始时我觉得鲁迅先生的语言晦涩难懂,心里对学习鲁迅先生作品存在抵触情绪,作为课文必须按大纲规定的要求完成学习。在老师反复领读逐层分析下,渐渐地熟悉了先生的语境,先生作品的独特魅力逐渐对我产生了吸引力。

      五四时期的旧中国刚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向资本社会过渡,底层人民依然在各种势力盘剥下痛苦挣扎,《呐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生活现状。鲁迅先生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鲁迅先生的金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老师常拿来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

        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子 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像孺子牛样俯首听命的意志。正是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写作欲望,想结合本地的海子牛动一下笔。为此我特意向擅长写作的哥哥请教,请他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提出作文思路......由于对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了解不够深入,尚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其深刻内涵,故始终没能下笔。

        读过《阿Q正传》《孔乙己》,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刻进了脑海。《阿Q正传》以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阿Q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的典型性格。阿Q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但他不了解革命,认识糊涂,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

      《孔乙己》是表达对封建制度的憎恨,批判社会的一篇檄文,对孔乙己这一类迂腐守旧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切同情。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举一条出路的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儒家独尊下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如果动物吃不胖,它的肚子里一定有蛔虫;如果人民勤劳无法致富,那社会一定有吸血鬼”。如今的老板们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执行着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用在此刻是何等的精准,在当下颇具现实意义,也与《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高度锲合。

        “搞仕途的人是这样,扯淡的事干的很专业。专业的事干得很扯淡。有利的事,干得很积极,不要脸的事,干的天衣无缝”。鲁迅先生百年前的论断直击人的灵魂......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深刻冷峻的语句,辛辣幽默、讽刺得体,简洁而生动,以文章作武器寸铁杀人,一刀见血.

再次拜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如醍醐灌顶,顿感思路清晰,原来都是人性的事。

文章侬兴   插图侬兴  二零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阅读 3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