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大船漏水,有进无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些古人智慧中蕴含着丰富的压强知识,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压强”这一难点,物理学科工作室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示范观摩”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在霍州市实验中学录播室举行。三节示范课给我们霍州市全体物理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之后,教科局教研员王红秀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专题讲座。
学科工作室主持人成光华老师按下了这场盛宴的启动键。
第一节课由霍州市三中的张永前老师讲授《压强》,张老师用视频“利国利民小浪底”进行单元导入,在视频的大情境中,引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压强”,并构建了单元思维导图,明确了本单元的大任务。
接下来,张老师重点向学生讲解了“固体压强”这一知识。课堂上,张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自己设计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直观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运用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建构概念,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第二节课由实验中学王欢老师讲授《液体压强》,王老师从“利国利民小浪底”视频中截取拦河大坝片段引入课题,通过自制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使学生对液体压强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利用“液体内部U形管压强计”让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的完美统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液体压强这一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课由实验中学李学斌老师为大家展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本节课仍由视频“利国利民小浪底”片段引入,视频中“两船并排行驶容易相撞”引发学生思考,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开启了新的学习之旅,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发现并归纳总结出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接下来,从身边的实际现象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解释与归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最后,教研员王红秀老师首先对三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王老师指出,三节固、液、流体压强的内容紧紧围绕着“压强”这个大情境、大概念、大任务展开教学,每一节课又有各自的小情境、小概念、小任务,这三节课既可以看作是一节“压强”的“饕餮盛宴”,又可以说是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流体压强的一节节别有风味的“特色小炒”。老中青三位老师各具特色:张永前老师的课“朝气蓬勃、富有激情”,王欢老师的课“条理清晰、思维缜密”,李学斌老师的课“深入浅出、成熟老道”。
接着,王红秀老师为大家作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王老师从“煮鸡蛋”的视频引出当今教育的现状,从“鱼牛童话”说明了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结合前面的三节课指出大单元教学核心概念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引领性、概括性、可类比性。
王老师还指出“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教学仍然要一课时一课时的完成,但不一定是一节一节的完成,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本次的三节观摩课算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如琢如磨精教研,如切如磋助成长。这次活动获得老师和学生们一致好评,每位老师都对大单元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收获。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教学中渗透大单元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