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小妖的美篇

萍中学生成长中心
创建于2023-04-05
阅读 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研修总结

    阳春三月陌上花开,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有幸赴北京参加了为期两周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承训的江西省项目学习。这次培训学习高效又务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同初春的暖阳,让人感恩而倍加珍惜。

历史二组在北京景山学校合影

    培训期间,我全身心投入学习,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级专家零距离接触,积极思考,认真参与。或倾听专家的讲座,或到名校访学,或集中研讨,与同伴们畅所欲言地交流、讨论,受益良多,感触颇深。

一、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初心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熊晓琳教授以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带领我们回顾共产党救中国的艰难历程。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八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10月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井冈山精神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娟教授通过讲述中共一大后13位代表不同的人生结局谈理想信念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理想信念是师风师德的最高层次,教师应从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我们要终身学习,提升理论素养,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培养人,培养学生,也培养教师。如何做一个行走在路上的大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锁明教授告诉我们,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两敢精神:敢探新理,敢入边疆,三大拥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四项独立:独到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实践,独立的教育著述,独立的教育人格。基础教育要做到——夯实做人的基础;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夯实身心健康的基础;夯实学习力的基础。

      我们一线教师奋斗在教育的最前沿,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平等对待、关爱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潜心教书育人。

二、如何进行学与教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钟秉林教授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 变革学习方式,深化课程改革,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开展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教学。2. 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包括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选择性教育,自我认知,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与社团活动、心理咨询、综合实践相结合;高校参与,社会资源挖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指出核心素养(Key/Core/Competency)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增强学生社会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     

       什么是深度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周序教授指出基础教育打的是未来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基础,学生要学习到完整的知识结构,理解内在的学习逻辑,形成知识体系。深度学习看重的,绝不是学生在形式上参与了多少,而是有没有获得他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他用教学案例进行对比,让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在老师教学的帮助下,以系统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低阶思维上升到高阶思维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让学生经历知识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运用跨学科思维,让学生的知识不再遥远,而是散发出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凯教授给我们讲授了《新教材实施背景下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及反思》。我们应该依赖大概念(课魂),包含若干重要知识,这些知识拥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并包括价值观,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大杂烩,大概念一是知识性的,二是非知识性的。以高考为代表的评价体系是重要的学生测评手段,我们要牢牢抓住课标精神,把握方向,同时兼顾学生的学情循序渐进。

      中国教育科学院曹培杰主任做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最优秀的老师具备跨学科的素养,每个老师都是全学科的老师,世界是学生最好的教材。义务教育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学习,培养核心素养应该着眼于全面发展,跨学科组织实施能力。有效的失败比虚假的成功更具有目的,我们的课堂不追求虚假的成功,而是有效的失败。

三、教师科研能力如何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朱志勇教授对新时代中小学科研能力进行了反思。教师教学要以学习为中心,学习是一个活动,师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研究逻辑的起点是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逻辑的终点是对研究问题的回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方式要加以改变,要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北京师范⼤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叶菊艳教授指出,教师做研究能够更好地实现⽴德树⼈根本任务,让自⼰的教育教学⼯作有理据支撑且更有成效 ,突破自⼰作为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局限 ,引领辐射,改变⽣态,带领教学研究团队 ,通过发表研究结果辐射更多同⾏。

       数字化教育资源通过图文、声像等生动地展示知识,将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具象、易懂,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国知网基础教育产品负责人冯晓英指出,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多项调研报告中显示,相较于互联网及搜索引擎获取的信息,公众依然认为图书馆提供的专业数据库的信息更为可靠和准确。

       北京景山学校历史教研组长刘颖老师从青年团队,积极进取;立足现实,发扬传统;博物巧思,以美育人等三个方面做了《博物巧思,以美育人——家国情怀视域下博物馆资源与中学历史美育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分享。

       北京四中于鸿雁老师做了《基于馆校合作的文博课的开发与实施》讲座,一个理想的学校就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说,博物馆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图书馆,它们共同构成了学校不断演进与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重要的智力中心。

       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周序教授指出研究计划书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问题一定要具体明确,研究目的或者意义不要写得太高大上,研究什么,再研究什么,最后研究什么,最好有个思路流程图。


  短短两周的学习很快过去了,我折服于专家学者深层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治学理念,被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民族教育责任感所感动。无论是专家讲座,还是名校研学,都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让我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常有醍醐灌顶之感。

       学习,永远在路上。作为教师就必须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学习到了教育教学理念,对我今后的教学教研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要以这次培训为起点,深耕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积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供稿:漆虹

编辑:刘思

审核:刘凤

阅读 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