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海安之五——中大街
说完了海安西大街,下面接着说中大街。
中大街从东弯子口起到中坝口止,全长约一华里。这里是海安的中心地带,也是老街最繁华的地段。还是老规矩,从东往西说。
为严谨起见,先考证一下东弯子的弯是“弯”还是“湾”?为什么有这么个问题?我曾在好多地方看到别人把东弯子写成“东湾子”。东弯子口过去是有一块牌子的,蓝底白字搪瓷牌子,我见过。但因年代久远,印象模糊,我也不能确定牌子上是“弯”还是“湾”?但从字面上来理解,“弯”的可能性大,因为“湾”是指河流的弯曲之处,这里显然不是。所以,我采纳“弯”。
说到弯,老街在这里确实是有一个“之”形弯。老街从宁海路口往西,大概有二十米的光景,一个九十度弯往南。往南估计又有五十米左右,又一个直角弯往西。因为地处老街的东部,所以人称“东弯子”。
东弯子口与宁海路口的北转弯角上,是我家祖宅。祖宅面街有几间窄小的店面,过去都是出租给别人开店。后面一个院子,大门朝东,门前有一石头台阶。院内有五家梁正屋三间,三架梁厢房两间。另有过道和厨房各一小间。为生活计,家里仅住东正房一间,其余出租。1957年私房改造,凡出租房屋政府全部没收。我家仅留下堂屋半间,正房一间,厨房一间。1959年海安粮管所租用我家房屋,我家又搬移到草坝西大街居住。1971年底,粮管所归还我家房屋,我们家又搬回老宅。
我从小是在草坝西街长大,成年后又下放外地,一直到1979年才回到海安,结婚后又不常住在家里,所以对老家附近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只能粗粗的介绍一下。
街口的南转弯角上,是邹姓人家。虽是邻居,但没有来往,所以邹家情况我并不怎么了解。我从没见他们家老爹,可能早就不在了。老太太原来在某商店工作,后来女儿顶替她的工作。儿子好像是在东风针织厂工作。
殷家西隔壁朝北的是殷姓人家。殷家过去好像是裁缝店,不过我没见到他家开的店。他家面街的是踏子门,明显的是店房。殷爹原在银行工作,但在解放初期被发配青海,据说是因为参加会、道、门组织。我所了解的历史,解放初期“镇反”的时候,会、道、门成员是作为反革命处理的。我住海安北居民点的时候,有位邻居老爹一直带着“反革命”的帽子,据说解放前也是参加过某道。我一直不解,会、道、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社会现象,纯粹的民间组织,你不允许它存在,可以取缔,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这些底层成员?
殷爹刑满后并没有回到海安,而是留在青海农场工作。一次意外,殷爹从马车上摔下,结果摔成重伤。伤愈后失去劳动能力,这才回到海安。不过春风已逝,人落黄昏!
殷家对过,原来有高家开的篾匠店,项家的棉线店,当然后来都关了。
大街往西转弯口,大门朝南,是海安交通旅馆。听我父亲讲,交通旅馆里面过去是崔家大房的宅邸,当然这个年代很久远了。崔家大房人丁不旺,到解放前夕基本绝户。而我们家这块土地,则是购买的本家的一块失火场地而后砌建的。现今韩公馆西侧的楠木厅,是1995年城市改造时从交通旅馆里整体移动过来的。听父亲讲,建房用的楠木是先祖在云南任职时从当地购回的。
从交通旅馆往南,屋门面对东面街道的,是一户解姓人家。解家过去大概是开茶叶店。
解家往西,一直到南面街口,是海安老邮电局。这些房子过去是谁家的,我不知道。记得邮电局老大门朝东,后来把大门开到朝南。大概在1963年或是64年邮电局新楼建成,邮电局迁往人民路,这里就成了邮电局职工宿舍。
邮电局对过靠北,原来有家药店,后来关了。往南一点,我有个远房大妈住在这里。我这位大妈婚后不久即守寡,她信守封建礼节,从一而终,一生孤苦伶仃,令人叹惜!
靠转弯口朝西,原来是海安镇医院门诊部,小时候在那里看过病。转弯口往东是青云巷口。青云巷的另一头在宁海路上。老街从青云巷口继续往西,东弯子到这里结束。
弯子口往西不远是育婴巷。育婴巷因巷里有育婴堂而名。育婴巷只有南巷没有北巷,南巷通到上坝河边,就是后来的人民中路。县文教局在育婴巷内。
育婴巷口朝北是一家烧饼店,时人称十斤烧饼店,店主姓于或是余。
育婴巷西不远就是梅家巷。梅家巷是个大巷,巷内铺有石板,分南、北二巷。南巷通人民路,南巷口有一人像画铺,解放前巷内有妓院;北巷通后马路,即新华路,巷内有前河小学,前河小学后合并到实小,校舍成为实小幼儿园。幼儿园对过有个红旗印刷厂,属居民区,创办于70或80年代。
梅家巷口东侧朝北是一理发店,巷口西侧是家烟酒商店。北梅家巷口是家鞋店,店主姓朱。再往西是海安电工社。
梅家巷往西不远是日新池巷。日新池巷分南、北二巷,南巷通人民路,北巷是个死巷。日新池巷巷道狭窄,宽度不足两米。巷子的南端有日新池浴室,巷因浴池而得名。日新池巷内还有海安染织厂的一个车间,海安染织厂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联发集团。
日新池北巷巷口东侧是海安刻字社。刻字社是合作化的产物,职工原来都是个体匠人。刻字社全名“海安钟表眼镜刻字社”,从店名上就能看出这是个杂烩店,店里修钟表、配眼镜、刻字、砖雕、木雕、还有木车床。九十年代,海安韩公馆修缮用的砖、木雕都是由这个店里的匠人完成的。
北日新池巷往西,是海安的老新华书店,再往西是老海安人民银行。新华书店和人民银行都在六十年代初搬移到人民路。
老海安人民银行的对过,是解放前海安最大的布店——蔡义卿布店。蔡义卿布店后来搬移到人民路中楹桥口,改名海安县百货公司第二商店。
蔡义卿布店再往西不远,是国营海安饭店,此店过去人称“三合饭店”。当时的国营饭店无疑是海安最大的饭店。记得十多岁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那天哥哥从乡下回来,提议去买点烧腊肉回来吃。我兴爿爿的到了草坝的大众饭店,可是晚了,店里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甘心,又走到中坝口的得意楼,得意楼也什么都没有了,我气得直叹息!还是心有不甘,再往东走。到了国营饭店一看,还好,虽然其它东西没有了,但还有咸猪肝。记不得花了多少钱,结果总还是好的。
七十年代中期,国营饭店在中坝口建了新楼,饭店则从中大街转移到中坝口,而留下的老店则改为集体性质的“人民饭店”。
如今充斥海安街市上的“东台鱼汤面”,这东西我一直难以接受,腥味太重!实际上过去海安人最喜欢的是国营饭店的“白汤面”。白汤是以猪大骨熬制而成,鲜而不油,乃食中上品!过去海安人欠了人家人情,最常说的就是“明天我请你到国营饭店吃白汤面”。不知为何,自从九十年代中期人民路改造国营饭店被拆除,海安的白汤面从此不见踪影!
好了,闲呱也嗒了,白汤面也吃过了,言归正传,还是回到中大街吧。
老国营饭店的对过有条小巷,靠街口的宽度仅容一人通过,海安人称“一人巷”。可能是因“一”字太土,政府公布的正式名称是“益人巷”。其实“一人巷”只是巷口窄,而巷内并不窄,否则巷内人家的生活才多不便。
益人巷西边一点是“公安巷”。公安巷南临中大街,北通中市后街。巷内一处院落曾经做过海安防疫站。朋友顾正华后来就住在这个院子里。
公安巷的对过门朝北有个百货商店,店不大,后来好像做了海安镇集体百货商店的办公处。
公安巷再往西一点就到了海安出名的“城隍庙”了。吾生也晚,惭愧的是只闻其名,未谋其面。到我记事时起,这里已经成了豆腐店。我所见过的是豆腐店里水落潮天、雾气腾腾,店门口两口大缸盛满豆腐。不时的有人掏出豆腐票,再递上几分钱,卖豆腐的人则从水缸里捞出一块豆腐,轻轻地摆放到买客的碗里。
城隍庙的旁边就是海安最出名的“城隍庙巷”。城隍庙巷原名“邑庙巷”,文革时改名为人民巷,这个“人民巷”名一直沿用到巷子的终结。尽管巷名改了几十年,但海安人始终没有改过口来,坊间还是喊“城隍庙巷子”。不过“邑庙巷”这个名字倒是很少有人知道了!
城隍庙巷有南、北二巷,巷子南接人民路,北及中市后街,总长度约250米。巷道由砖石铺就,平整度不及陆家巷。巷内有好几家重量级单位,由北往南,依次为县政府河北招待所,海安县公安局,海安人民法院,海安县建筑公司,海安看守所。
巷子南首还有一两层木楼,我记不清是谁家的了。
建筑公司旧址解放前是个尼姑庵,名“西莲庵”。西莲庵同时也是海安镇的崔氏宗祠。
城隍庙巷口靠东是家老虎灶,靠西是家酱园店。酱园店对过朝南好像是家缝纫店。缝纫店再往西是“衙门口小吃店”。当年,衙门口小吃店最出名的是小馄饨和烧饼。记得结婚后常同妻子二人到这里吃个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