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单身社会的描述,不同的学者和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一般来说,单身社会是指单身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较高,并且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的社会现象。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男女两性的初婚年龄达到29.38岁和27.95岁,创历史新高。同时,20—49岁未婚人口规模达1.34亿人,同年龄组中一人户的数量也迅速扩增,达到5897万户。这种社会个体化趋势明显,而我国单身青年人口规模逆趋势上升,对该人群特质的探讨不仅是把握当前人口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理解未来单身社会演进的前提与基础。
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大型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向成年过渡的生命历程呈现日益多样化的形式,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晚婚、不婚以及独立居住,使其处于单身的时长在生命周期中不断拉长。但影响个体化进程的因素在不同人群中作用强度不同,差异性与共性并存。具体而言,单身青年呈现出以下七大特征:单身青年人口规模逆势增长,其中35—49岁年龄段增长幅度最大。这是婚姻不断推迟、结婚率持续走低的结果。
单身青年总体的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水平持续升级,但在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社会经济地位作用下逐渐分化,呈现出“被动单身”与“主动选择”并存的情境,且极化加剧。
单身青年的就业状态和就业质量整体弱于青年总体,体现了就业对婚姻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主要体现在35岁以下的青年中。35岁以上单身青年就业质量存在两极分化,但整体水平逐渐接近于青年总体,表明“主动选择”型单身青年比重的增加。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处于单身状态,单身青年的财富状况整体较青年总体差,对应着其较低的未来信心、主观收入与地位认知,彰显出单身青年相对弱势的社会心态。
在居住方式上,单身青年独立性提高,单人立户水平上升,但存在城乡分化。城镇单身青年变得更加独立于原生家庭,但农村单身青年反而在居住上更依赖原生家庭。
单身青年在生活态度上呈现“弱家庭、强自我”的特征,向成人过渡的生命事件发生延迟,其闲暇生活更加丰富,也更关注自我的提升。
单身青年社交网络与朋友绑定更为密切,但也存在以家庭为代表的强社会关系支持的潜在脆弱性。
总之,单身社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