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东英中学文科组教研活动(第1—3次教研活动)

王爱花
创建于2023-09-25
阅读 2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第一次文科组教研活动——听课

时间:第4周,2023.9.18, 周一,上午第三节

班级:九一班

教者:林振

课题:《乡愁》

听课签到表

         林老师利用自己两鬓斑白举例导入本节《乡愁》课文,生动形象的渲染了本节课的思乡惆怅情感基调。

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学成果

师生互动环节

学生听课的笔记

本节课的板书

第一次文科组教研活动——评课

时间:第4周,2023.9.18, 周一,上午第四节

地点:二楼会议室

教者:林振

课题:《乡愁》

评课签到表

一、林振老师就本节课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并简单的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思路:四美——印象美、结构美、音韵美、情感;思乡→思国→家国乡怀

2.反思: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活动过少,学生读的时间有点少。

二、教师点评

1.陈瑜老师:

优点: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基本功扎实,课文分析到位(如:邮票、船票),生字词解释到位,很符合中考考点

建议:朗读有点少,在朗读时,要强调一些基调

2.黄玉美副校长:

导入很幽默风趣,用自己的两鬓为什么有白发?因为“愁”从而引出“乡愁”,展示目标让学生齐读,加深印象,活动很多,引导学生读书之前,老师先示范,让学生知道以什么情感基调去读,逻辑清晰。

3.谢俊杰老师:上的很好,备课符合本校学情,课件制作美观,教态自然很有亲和力,很幽默风趣。

4.冯敏老师:教学风格很好,层层递进,导入点名主题,激发学生好奇心。

5.王爱花老师:教态自然,重难点突出,导入以自身举例,让学生有直观感受抽象情感具体化,板书工整,提问下达指令清晰明确有逻辑性,师生互动活跃。

第二次文科组教研活动——听课

时间:第5周,2023.9.25, 周一,上午第三节

班级:七一班

教者:陈瑜

课题:《散步》

听课签到表

  陈瑜老师复习导入本节内容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了解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

师生互动1:让学生自学并上台分享自己的答案

师生互动2:分角色朗读

陈老师巡查全班学生自学情况

本节课的板书

第二次文科组教研活动——评课

时间:第5周,2023.9.25, 周一,上午第四节

地点:二楼会议室

教者:陈瑜

课题:《散步》

评课签到表

一、陈瑜老师就本节课进行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思路:文章六要素为线索,展开本节课内容。

2.教学反思:学生很配合本节课活动,参与度比较高,基本活动环节都有参与,在时间安排上不是很合理,下次注意一下时间。

二、教师点评

1.林振老师: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学生参与度高;基本功扎实;课件制作精美,画面很温馨,内容全面,送鲜花给家人这个环节很好。

不足:有时课件和老师讲解内容不同步;关注学生度不够;普通话还有待提高,感染力不够;

2.王云副校长:本节课给人感受很暖;学习目标展示让学生齐读,让学生直观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重难点突出;教材处理很温馨,知识传授科学性、准确性、专业性,达到因材施教;老师引导学生自读、分角色读再点评总结,但是本节课学生读的还是有点少;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多,但是缺乏合作探究;基本功扎实,板书工整

建议:多渗透一些“孝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

3.黄玉美副校长:

优点:陈老师声音很好听,导入引用了排比导入本节课呼应主题,教态自然,组织课堂很到位,很熟练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学思路清晰。

不足:对后进生关注不够

冯敏老师:语文功底很深厚,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参与度高

谢俊杰老师,课堂一如既往的活跃

王爱花老师:陈老师很注重细节。表现一上课前注重检查学生预习成果,学生回答不完整的老师引导和补充;表现二生字词讲解,及时纠正学生读音和书写;表现三下达口令很简洁明确,注重个别学生提问并及时点评给正确示范;表现四板书工整。

第三次文科组教研活动——听课

时间:第10周,2023.10.30, 周一,上午第三节

班级:七一班

教者:王云

课题:《写人物要抓住特点》

听课签到表

导入:利用两片实物叶子导入本节课

         吴校以身作则走进课堂认真聆听和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认真聆听并做听课记录,学生坐姿端正,抬头挺胸认真聆听课堂。

  分析完范例后,老师给出范例,并给学生布置当堂仿写。

学生展示:朗诵仿写小作文

学生仿写作品

板书设计

第三次文科组教研活动——评课

时间:第10周,2023.10.30, 周一,上午第四节

地点:二楼会议室

教者:王云

课题:《写人物要抓住特点》

评课签到表

一、王云副校长就本节课进行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抓住人物外貌特点描写;渗透爱护环境和爱护眼睛情感教育:导入用两片树叶导入,强调叶子是为了本节课而特殊使用的,引导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教学反思:学生很配合本节课活动,参与度比较高,基本活动环节都有参与,在文采这一块还有待更提高。

二、教师点评

1.林振老师:

优点:导入很有悬念,用两片树叶导入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人也如此;教学过程很完整,第一个活动环节外貌特征的仿写很成功,本次课堂效果很成功,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课堂很活跃。

建议:老师在黑板板写范文时,花的时间有点长;布置仿写任务时,要给学生时间限制;仿写外貌特征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写本班学生,然后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2.王小年老师:总体感觉很好,板书工整,跟学生互动上很活跃,学生分享外貌仿写很成功,老师点评学生很到位,老师很有亲切感,善于引导学生。

3.陈瑜老师:

优点:学生参与度很高,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仿写,能在短时间内可以上台展示自己仿写外貌短文,体现学生很自信,老师很亲切。

4.冯敏老师:看到七三班不一样的一面。老师善于引导学生,给足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5.黄玉美副校长:分析两篇范例,自己给出一篇仿写范文,做了很好的仿写示范;善于引导,给足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也给足后进生自信。

6.王爱花老师:王校教态自然,跟学生互动像及了慈祥的老父亲般及具亲切感;本节课环节很完整,从给出范例→分析范例→小结写人物要抓住特点外貌→给出范文→学生仿写→学生展示→老师点评和本课总结及布置作业,其中有两个环节很值得我学习,其一就是课前要求学生坐姿要端正,约束学生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二就是学生展示环节,学生很自信,大声分享自己的仿写作品,当碰到小声分享的学生,王校站的很近,并低耳认真聆听学生分享,并鼓励和重复学生分享关键词,给足学生底气。

7.吴乾章校长:语文是百科之母,数学是科学之母。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美文美句。

亮点:板书工整,写字很漂亮,课堂很活跃,导入很生动有趣,老师很有亲和力。

建议:本节课的仿写,可以采用教学方式多元化。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放几张典型人物的图片,让学生针对某个特征进行仿写,如眼睛,然后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仿写,在深入剖析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汇形容眼睛?在如,放一张瘦弱农民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再进行仿写,让学生分享,大家一起点评亮点在哪里,你还可以怎样写?

阅读 2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