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以群飞,师与研行。秋日午后,带着一份热烈,群师齐聚商丘师院,开启了我们第二阶段跟岗研修。
学习成果转化实践案例汇报
秋风迎诗意,蓄势谱芳华。我们柘城、太康、虞城三地的小数人伴着绵绵秋雨,但依然热情高涨地齐聚一堂,聆听学员们精彩的学习成果转化实践案例分享。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为了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员们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各抒己见,把学习中的所思、所悟转化为成果与大家分享。各位老师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拓宽我们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专业技能。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让自己今后的课堂也能绽放出奇光异彩。
此次国培,让我感受到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积极主动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与小伙伴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跟岗研修促成长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参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让跟岗实践教师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成,商丘师范学院国培办精心筹备,2023年9月25日,在赵巧玲、梁常建和刘华老师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一起观摩黄金课堂和校园文化学习。
朱晓敏老师授课《认识千米》,通过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单,复习关于长度单位的已有知识,课堂上交流收获,对这样的学习环节,孩子们非常喜欢,也乐于接受。课堂实测十米有多长,初步感受1千米里有几个十米、百米、米,从而得出结论1千米=1000米。学生对于千米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课前体会100米步行所用时间、步数,进而用数据去推测1000米步行所用的时间、步数,进一步感受1千米有多长。要根据现实情况去估算,不能只做数据上的简单推理。
刘站美老师《简单的周期》这节课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而不研则浅”,在听了两节数学课《认识千米》和《简单的周期》后,徐红校长分享了“黄金课堂教学模式”和“教研模式”。
“黄金课堂”就是提倡学生自主的学、合作的学、展示的学、评价的学,学习频度高、密度大、向度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在合作中、展示中、评价中,培养学生内在动机。 “黄金课堂”遵循少讲多练,课堂教与学时间配置的黄金分割定律,坚持“一个中心”,即“学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堂变学堂,教学变导学”;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开展“四环教学”,即“课前自学--精讲导学--合作研学--展示评学”。教师通过聚焦学生深度思考的智慧生成,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进去,做出来”“主动学,兴奋学”“结构学,变式做”,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核心素养,把教师“教得精彩”变成学生“学得精彩”。
“集体备课”,围绕“主备人模拟课堂、研讨本周每课重难点及突破方法、规划本周教学进度、统一布置本周分层作业、学习新课程标准”五大板块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形成一系列可供实操的研修成果,为跟岗教师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不忘初心担使命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意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缅怀为了祖国解放和人民安宁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2023年9月25日,我们柘城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提升班的学员们,前往美丽的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参加跟岗思政课培训。
为了保障淮海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华东、中原、华北三大解放区周密部署,全力组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获得翻身的解放区人民选择共产党,倾力支援解放战争,亿万群众男女老幼齐上阵、家家户户忙支前,数百万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展开了人民支前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本次思政课研学活动既是一堂生动又深刻的思政大课,充分体现了“大思政”理念,又是一次红色的精神洗礼,让参加此次活动的我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革命精神和高尚风范,加深了对淮海战役历史的深刻了解和爱国情怀,明白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不断激励大家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为学校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名师指导再提升
9月26日上午在商丘师范学院的1号楼107教室里崔海燕老师《关于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如何创新突破》做了精彩的讲座。崔老师从国家政策到作业现状一一分析,重点对作业设计如何创新突破分享自己的经验。1.数学作业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创新作业设计的“四个点”。崔老师分享了《奥运开幕》这节课的课时作业设计案例。围绕作业量、时长、难易程度和学生不同学习风格将作业分层设计为A、B、C三类,A类是基础题,B类是思维拓展或延伸的题,C类是数学阅读、实践等。将三类作业细化为多个模块,“基础巩固”“智慧升级”“生活数学”等,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储备情况和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两类题完成。3、创新作业设计“三部曲”。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克莱因
最后崔老师提到,教师应该回归教育本质,思考如何立德树人,如何不断丰富学生作业的内涵,有效实现作业的育人价值,如何在作业设计中有突破,有创新,更好地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让作业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的一部分!相信我们也会在不断的思索和研究中遇见最美的自己!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 9月26日下午,我们聆听了孙媛媛老师分享《让核心素养在数学概念课中落地》。在讲座开始前孙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如何在概念课中体现?怎么落地?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了课堂,聆听孙老师的精彩讲座。
孙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分享:
一、为什么要重视概念课(为什么)
二、概念课教学的现状
三、微型课展示
“三个例子 ~一个概念~ 几道习题” 讲解数学概念,缺乏数学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形成过程。其次学生往往不明白概念从何而来,他们似乎是数学家突发奇想、苦思冥想时创造或发现的,让人不可琢磨。根据以上引发的思考:
1.能否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被发明或创造的过程,从而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最基本的学科思维特征?
2.如何体现概念教学的价值,让数学概念教学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主阵地?
综上所述,孙老师对于怎样上好数学概念课又总结三点:1.课标中核心素养的理解;2.课例中核心素养的表现;3.课例中核心素养的落实。重点理解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抽象的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创新意识到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再到模型意识、数据意识、应用意识。
随后孙老师展示了一节一年级的微型概念课《动物乐园》。通过观察情境图先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先说物,当有人说量的时候大肆表扬,引导学生你会像他一样说吗?这时核心素养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落地。在教具的引导操作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通过孙老师的示范,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大小,让学生直观感知兔子与篮子比较:它们的数量是同样多,同样多等于相等,就可以用“=”等号来表示,写作“4=4”,读作“4等于4”。第二部分兔子与胡萝卜比较:兔子的数量是4,胡萝卜的数量是5,所以兔子比胡萝卜少,写作“4<5”,读作“4小于5”。通过前两部分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方法,那么在第三部分猴子与秋千比较时,孙老师让孩子自己发现总结,猴子数量是3、秋千数量是2,所以猴子比秋千多,写作“3>2”,读作“3大于2”。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三个数学符号。最后,让学生明白用数学语言表达简洁、简单。
9月27日上午,聆听了来自商丘市梁园新区第一小学姜琳校长的专题讲座《做一名好老师的三个关键》。姜校长从职业认同、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结合自身经历阐述如何做一名好老师。这种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的讲座模式深得大家的喜爱,台下激情澎湃,精神抖擞。 从实践的角度,姜琳校长在讲座过程中交流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困惑,讲述了她自身许许多多的成长故事,以及她在工作中,生活中的事……,这些故事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可以借鉴参照的“模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感受到了她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精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向外探寻,向内思考,向下扎根,向阳生长。姜琳校长的讲座给我们教师传达的不止方法,不止技能,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信念担当,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将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笔耕不辍,砥砺前行,在教育之路上步步生花!
9月27日下午聆听吴正宪老师《学习“新课标”理解“一致性”》。吴老师在讲座中讲到,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对数学学科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以结构化促进内容的整体把握;二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以主题统领,实现深度覆盖,促进融会贯通。为学生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 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儿童去感悟数本质的一致性,数运算的一致性,来体会数与运算的关联。
9月28日上午,省名师孙登峰老师带来讲座《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孙老师首先从研读课程标准,践行教育新理念。以提升教师理解课标、解读教材能力的过程,以一节课学生学(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到教师教(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来实现课标的落地;二读懂教材,打造有效课堂。孙老师亲身示范,以《字母表示数》微型课展示,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情景+问题串”,充分利用情境图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提炼数学问题,激发孩子思考;理清问题串的每个问题对应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最后,孙老师说 “我思故我在”,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修行, 每一次修行都是一次成长。带着载满收获的行囊, 回到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 为接下来的工作精心准备, 不断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让我们继续潜心学习,静下心来,抛却浮躁,蓄力前行,提升教学教研专业能力,学思践悟,扎实成长。
最美的自己,永远在奋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