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亚市民族中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创建于2023-09-25 阅读418

备课小组

王少琴、黄志敏、张琳、熊川黔

单元导语

         中国是一个诗与词的国度,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词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读本单元的诗词,我们可以体会到曹操的英雄气度、坚若磐石的信心;陶渊明回归田园的淡泊;李白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杜甫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白居易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苏轼壮志难酬、怀古伤己的忧愤;辛弃疾雄心犹在,却报国无门的慨叹;李清照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孤寂悲凉。 

进度安排

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曹操借乐府旧题抒发怀抱的代表作之一,颇能体现曹操的王者风范和英雄气度,以及曹操诗歌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风格。

  《归园田居(其一)》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上的一段经历: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误入官场)→思归→归隐田园。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厌恶以及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很向往之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诗作。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虛无缥缈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求和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琵琶行并序》通过写诗人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歌女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抒发了词人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词人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传唱千古之作。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学情分析

  1.初中语文教学往往以课本诗歌为主,侧重于识记背诵,致使刚刚步入高中大门的学生没有阅读兴趣。缺乏对古典诗歌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停留在文字的表层,不能对诗歌进行深入解读,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等情况的出现。 

        2.学生诗歌训练没有系统性,鉴赏水平浅薄。大多数学生鉴赏水平仅停留在文字解读层面上,不具备开掘出诗歌藴藏的深邃思想、浓厚情感的能力,甚至对一些浅显的诗歌有时也存在分析障碍,即使能分析出一些道理来,是很浅薄。

         3.部分学生知识积累薄弱,未能掌握诗词的基础知识,再加上文化背景缺失以及解读方面的欠缺,以致面对些诗词时,出现欲解而茫然失措,以今解古,理解偏差,自以为是,理解错误等问题。

教学建议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情况,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考试大纲对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考查要求有两方面: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品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分析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熟悉试题的命题特点和思路,提前摸清高考的情况。 

        2.补充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常用术语,让学生言之有物。 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常用术语的补充能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有理可依、有话可说。但是这些理论知识 往往枯燥难记,教师不妨结合初中必背古诗词,补充诗歌鉴赏相关知识,既温故知新,又使理论知识具体可感。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课内诗歌的教学给这些知识补充实例,及时归纳总结。

         3.引导学生多阅读古典诗歌鉴赏类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适当引导学生精读一些古典诗歌鉴赏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对诗歌的作者与作品、内容与形式、构思与手法、语言与修辞等均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多层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诗歌的丰富内涵。多读能帮助学生品味诗歌意象和语言的精美,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在积累古典诗歌阅读量的同时学到非常专业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鉴赏文章写一些赏析型的小文章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认真研究考题的参考答案,学习参考答案的写法,教给学生答题技巧,训练学生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阅读 4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