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

河山
创建于2023-09-24
阅读 2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鲁迅先生有篇小说叫《药》,讲的是华老栓到刑场买人血馒头,给家中儿子小栓治痨病的故事。故事的暗线则是革命者夏瑜“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最终被军阀杀害。夏瑜的原型是鉴湖女侠秋瑾。

    小说多次提到“丁字街”: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这条“丁字街”正是绍兴闹市南北解放路和府横街交接处的轩亭口。解放路的街心矗立着一座方形尖顶的秋瑾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东面是汉白玉的鉴湖女侠秋瑾立像,塑像身后是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四个鎏金大字的照壁。纪念碑正西面的府横街街口,有一个标着“古轩亭口”的牌坊。府横街的尽头是龙山西峰上的风雨亭。风雨亭以秋瑾就义前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而名,亭的石柱上刻有民国五年(1916)孙中山莅绍致祭烈士所撰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蔡元培亲记的《秋先烈纪念碑记》载:“邑人王君世裕等,慨念兴起,议建祠筑亭,永昭功烈。具状政府,言其事,并请款。会中央有不立专祠之决议,旋奉国民政府令,依内政部议,准建风雨亭及纪念碑,其经费由省政府会县估定筹拨。令既下,邑人之心大慰。乃遂相度地势,众意咸谓:轩亭口为先生正命之地,宜建纪念碑;卧龙山之地巅近西南处,可下瞰先生当年拘系之典史署,宜建风雨亭。……碑与亭,固为革命缔造之光,实以群众兴奋之剂”。

    碑记写于“民国十九年(1930)三月”,而秋瑾纪念碑是1933年11月建成的,距烈士就义的1907年,足足经历了26番“秋风秋雨”。而现在人们观瞻到的风雨亭,则是1981年重修的,距初建时已近半个世纪,重修至今又过去了40余年。这跨世纪的“秋雨秋风”呀,有悲愤,有壮烈,有激扬,有亢奋。这真是:秋风秋雨荡秋地,秋鹭秋枫壮秋天。莫道时光声慢慢,只感沧桑意绵绵。

    我儿时的轩亭口可不是如今的模样,那时这里既没有秋瑾立像和身后的照壁,也没有古轩亭口的牌坊,只存在一个纯粹的“丁字街”。那时的解放路要窄一半儿,秋瑾烈士纪念碑地处解放路东侧,再往东便是进入原山阴、会稽两县的界河的“越王埠”。民国元年(1912),山会两县合并为绍兴县,那条界河依旧是绍兴城内南北向的水上交通干道。1986年解放路东扩,现在秋瑾立像及身后照壁的位置,本属府河东面的会稽地界,何况纪念碑是在秋瑾就义之地建的,所以,宁处马路中央,也不可能东迁。

    秋瑾烈士纪念碑由碑座、碑身和碑帽三部分组成,碑身镌刻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碑座正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的《秋先烈纪念碑记》。

    秋瑾,1875年生于满清官宦家庭,之后又嫁入富豪之家。温饱不愁、奢华有余的秋瑾却变卖嫁妆,赴日留学,寻求救国之道。一个六岁就被缠足的旧式女子脱胎成革命党人,秋瑾选择了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武装起义。好一个“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当徐锡麟在皖起事失败后,秋瑾被清军围困于绍兴大通学堂。1907年7月15日(阴历六月六日)凌晨4点,以谋乱罪被害于轩亭口,终年32岁。明清以来,绍兴官府处决死刑犯的刑场有轩亭口和小校场两处,男犯要在轩亭口斩决,女犯均于小校场处绞以留全尸。然而,鉴湖女侠竟然就义于轩亭口!

    在中国近代史上,因革命而被杀头的女性,秋瑾是第一人。令人感动的是,秋瑾从容就义完全心驰神往。1907年7月10日,得知清政府马上要来追捕,秋瑾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同志,独自留守大通学堂,用行动实现加入同盟会的诺言:“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

    秋瑾曾说,为革命牺牲的志士仁人中没一个女的,这是女界的耻辱。当时的《申报》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女士身穿白色汗衫,外穿元色生纱衫裤,脚穿皮鞋,钉有铁镣,两手反缚。由山阴县署至轩亭口,一路有兵防护。临刑时女士不发一语。”该报甚至发社论说:“古有‘莫须有’三字以兴大狱,而今竟以‘秋雨秋风愁煞人’七字以为罪案者,是则何人不在当死之例矣!”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的血终于唤醒中华民族,辛亥革命的炮火,在四年后响彻武昌城头。

    轩亭口往南不远的“和畅堂”是秋瑾的故居,现在成了“秋瑾纪念馆”。走进展厅,我被一张题为《秋瑾灵柩十迁》的展板惊呆了。一副为公平而献身的先烈尸骨,竟然经受如此不公的遭遇,直到1981年才复葬岳飞墓旁得以安稳。这长达74年的秋风秋雨呀,实在要愁煞人了。

漫步在故乡的秋风秋雨中,浓浓的思绪从千年大梦中走来。浸透着秋瑾的血,飘游着鲁迅的魂,还有许许多多绍兴人的硬骨。无论经历多少痛苦,他们甘愿“我以我血荐轩辕”,绝不减损高昂的头颅。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保佑桥河沿的百岁堂前。突然想起敬爱的周恩来同志1939年的亲笔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周总理把秋瑾精神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勉励了多少故乡儿女为之奋斗。是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真正扛起民族大任,领导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还是伟大领袖说得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阅读 2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