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我国当代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与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高度契合。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
一是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造热情。大力弘扬人的首创精神,倡导学术自由,包容不同观点,鼓励“标新立异”,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在全社会培育、树立敢于探索、勇于创造、乐于登攀的创新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各级组织、部门对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领域内,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对创新文化的关注程度、认可度和重视度。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各级政府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投入体系。在保证科研投入总量增长的同时,优化科研投入的结构。在重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创新经费所占比重。积极调整政策,引导企业成为吸引、培养和容纳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尽快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是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制度环境。政府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应构建创新的良好环境,培植创新文化的土壤。首先,要建立开放、公平的体制机制。推动科研院所去行政化,努力推动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确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其次,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普及机制。着力于营造有利于创新者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那些“小人物”们提供更多公平参与的机会。再次,要建立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支持平台。通过资源、资本、技术等物化要素的自由流动,对民众的个体精神和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