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研讨,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进步。为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拓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途径,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努力创建一支业务精湛,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同时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升的目的,广南县初中数学学科与砚山县初中数学陆光菊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大教研”活动,共同探讨与研究关于初中数学文化渗透的实践与研究。
目 录
第一篇章 教研开场
第二篇章 课例展示
第三篇章 现场说课
第四篇章 专家点评
第五篇章 学习收获
教研开场讲话
2023年9月22日上午,陆光菊名师工作室全体人员54人、广南县各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数学教师共一百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陆光菊老师,强调新课标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数学文化正式走进了数学课堂。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由张学超老师带来“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的课例,带领学生从了解韦达,然后发现韦达定理,最后运用韦达定理。学生能够利用韦达定理可以快速求出方程两个根的关系,同时感受数学的逻辑性与思想性。警醒教师教学过程要严谨有逻辑性,才能更好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第二节课由邵华老师带来“勾股定理的证明”,他渗透数学文化,并让学生自主动手采用赵爽弦图的截、割、拼、补的方法总结出勾股定理,丰富有趣的收获知识,并体会几何与代数是互相联系的。从中我们感受到采用学生自主动手探究的方法,知识更容易接受、理解和记忆。
第三节由陆兆娟老师带来“杨辉三角” ,针对二项式展开的系数,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体会对称美。同时了解到“杨辉三角”与代数、几何中许多知识可有机结合,生成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而解这类问题常用到对称分析、构造等数学思想方法。让我们明白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第四节课由赵云龙带来“有理数的乘方”课例。他采用“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数学文化引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探索新知。并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生活实践中积累数学思维。提醒大家采用直观生活数据代替抽象数据,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
现场说课
下午由杨朝琼、王兰芳、杨本芬教师分别带来平面图形、平方差公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说课。授课教师说出自己教学的意图,说明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我们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
专家点评
名师工作室的陆光菊老师针对上午四位教师的课例进行分析、点评。让我们教师明白,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及其他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现在的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所以在教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只注重知识性的一面,却忽略了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是不全面的,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后期发展做铺垫,不要抹杀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了解数学文化会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的能力 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将数学文化透到教学中去是迫在眉睫。
名师工作室的曹金凤老师对下午的三节说课进行分析、点评。说课包含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四个过程,让我们清楚认识到说课使教师备课、授课思路清晰、步骤清晰、方法得当,能够为实践教学打好基。说课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如果我们自主说课,我们将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学习收获
最后,由广南县教研室的陆智勇老师分享学习收获。1、认为要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来,需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是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学生能够全面发展。2、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仅靠教师个体的孤军奋战已越来越寸步难行,因此教师们要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所谓“一人走的快,众人走得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感言:聆听名师讲学,凝集体力量,聚数学智慧,传承数学文化。
————
图文编辑:
初 审 :
终 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