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集体备课采众长,潜心学习促提升——齐齐哈尔市地理大单元备课

创建于2023-09-23 阅读114

  《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增强教师大单元教学设计意识,积累集体经验智慧,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9月22日下午,在齐齐哈尔市地理教研员赵晶的组织下,全市教师参加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高二的集体备课由学科组成员王一婧主持,展示的主要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一的第二章,采用的形式是校校合作探究挖掘。

         具体分工:由恒昌中学负责三节课的教学环节构建,实验中学、齐齐哈尔中学和第一中学分别负责每节课的补充完善,朝鲜中学负责习题的设置,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分层演练。通过这种分工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思维碰撞的机会。

恒昌中学的高二备课组长曹宁分享了对选必1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三节内容的教学环节构建。本章的学习内容是对必修一“地表形态模块”的延伸,学生该阶段的学习要从表象的认知了解,上升到对成因机理的研究和阐述。共有三节内容,在单元素养落实中,将第一节的重点放在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第二节与第三节分别侧重于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而区域认知则贯穿全章。为落实核心素养,结合三节课特点,依次将教学方式设定为实验教学、项目化学习和案例探究。

第一中学的张梦雨老师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说课内容作了点评和补充,首先指出了恒昌中学备课中的精彩之处: 第一,课堂结构清晰,情境创设巧妙,逐层递进,重点突出;第二,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地整合和使用教材内容;第三,贴近生活,善于发现并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地理素材;第四,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突出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充分认同和肯定恒昌中学精心设计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优化建议:第一,增强情境的连贯性和场景的丰富性;第二,注重过程探究与原理分析;第三,实现“思维链”和“逻辑链”的统一。除此之外,还分享了与本节课相关的优质网络资源供大家参考。

实验中学高二备课组长张秋霞老师带领高二地理组对2.2《地表形态的变化》做出了补充完善:内力作用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辩证分析能力;设计风力作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深度挖掘教材,探究活动问题,培养学生用动态、发展的视角分析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齐齐哈尔中学的金佰丹老师对2.3《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进行了补充完善。通过案例“延安的削山建城”以及教材中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们理解和体会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能很好的了解到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也完成了这节课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即人地协调观。

朝鲜族学校的教研组长王玉玮负责本章节的习题设置,根据各校老师的教学进度和课堂内容,进行习题设置,课前习题复习巩固,课堂练习结合教学,掌握教学内容,课后练习既融合课堂内容,又利用模拟题进行拔高训练,整个习题的情景设置和案例选择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选题设置既结合知识内容,综合性的运用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屏幕前的地理人

大单元设计与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分解课标,驾驭教材,读懂学情的基础上,按学习逻辑以大主题或大概念统领、大任务驱动、大情景创设、大问题聚焦、思维大迁移、评价反馈、作业设计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而这种校校合作、探究挖掘的形式又可以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采众家之长,打磨精品课堂。

阅读 1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