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激励到村任职选调生用脚步丈量基层热土,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9月22日,屯昌县2021级到村任职选调生赴海口市龙华区苍西村、美兰区仲恺村继续开展“深入基层问民声,脚踏实地谋振兴”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活动,学习两村在深入践行乡村振兴理念、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龙华区苍西村,通过走访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史展览馆、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参观红色革命文化广场等,选调生们深入了解了苍西村“引入社会资本,赋能乡村振兴”的转型发展故事。
苍西村地处海口城西城乡结合区域,总面积3240亩,下辖1个经济社和10个村民小组、889户2518人、2个住宅小区,以及椰海粮油交易市场、金盛达建材城、省冷商贸城(在建)等大型批发商城,外来人口约2.5万人。苍西村是革命老区,有着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曾经涌现出22名烈士。2023年,入选全省首批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该村正着力打造“城郊上的富美乡村,家门口的幸福社区”。
村支部书记助理林奕杉介绍,为提高村集体收入,近年来该村积极盘活资源,巩固传统“土地出租”模式、推进“物业返租”模式、探索“自主经营”模式,构建“三种模式”产业链,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出租土地,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700万元。为提升群众获得感,苍西村为经济合作社成员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人每年还能获得约3000元的分红,高龄老人、优秀学子等还能享受相应福利。
过去,苍西村村民一直固守着“包租公”“包租婆”的传统观念,一门心思在租赁上作“致富文章”。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把准“脉象”,摸准“病根”,开始谋划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门路。经过多番“取经寻方”和征求村民意见,将目光锁定在“引进社会企业资本投资村集体项目”的新模式,吹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号角。
苍西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业态”,念好乡村产业“致富经”。以红色精神为底色的苍西村,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下午,选调生一行到达美兰区仲恺村。行走在整洁的村道上,白墙黛瓦的小屋朴素典雅,修葺一新的仲恺乡农民协会成立旧址和村史馆、党史馆昭示着这里的红色基因。近年,仲恺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促发展道路,老村庄正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2019年,海口市启动仲恺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对村庄沿线外立面、道路建设、景观绿化等进行了改造。平整的水泥路面通到每户村民家门口,路边白墙灰瓦的房屋颇具风情;造型现代优美的仲恺礼堂静静注视着一片水塘,仿佛盛夏白鹭翱翔胜景在目。
仲恺村村貌焕然一新之后,便借助“红色村庄”的天然优势发展起红色旅游。村中的一面面白色围墙成为画纸,其上绘制的壁画将海南人民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村干部和村民对这条红色文化百米长廊的故事都谙熟于心,遇到游客就能化身导游,宣讲红色故事。旅游带来的人流量也吸引着村里的青年返乡创业,吃上旅游饭。2016年,村民周国豪辞去在市区的工作回村创业,开了一家茶饮店,村里游客络绎不绝,让他攒下了第一桶金,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之后,他更是把茶饮店开到了周边的村镇,一年盈利在40万元左右。
如今村庄越来越热闹,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这座在历史和岁月中沉淀出底蕴的革命古村被注入了更为现代、更生机勃勃的活力。有致富带头人的经验在前,更多村民有了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的机会。
在与村支部书记助理彭世钦的交谈中,选调生们了解到,下一步仲恺村将继续挖掘本村的旅游资源,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吸引更多人来仲恺村投资创业,带动村里的旅游经济,为仲恺村的发展倾注更多动力。
通过为期四天的专题调研,选调生们了解了我省新农村多元发展的新态势,见证了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的重要成果。大家纷纷表示,将把“走出去”的所见所闻“引进来”,结合屯昌乡村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把外出调研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转化为推进乡村发展的具体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标准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