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孩子从远离感觉开始

新教育杨晓琴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16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一天,你的7岁的孩子对说:爸爸,等你老了时,我就已经长大了,我来照顾您,到时我会给你买一辆最豪华的汽车给您。

听着7岁的儿子如此乖巧的说话,有如下几种答案:

A,儿子真有孝心,没有辜负老爸老妈对你的辛勤养育。

B,爸爸自己会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

以上2个答案,您会是哪个答案选择呢?


无论你选择哪个答案,都是基于你当下的理解;但是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想过,每个父母不同的选择将意味着会培育出完全不同的甚至是 天壤之别的孩子,以下两幅图景做个对比:

A,整天在朋友圈刷屏。每天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是否能够引起人的关注,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B,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为了自己选择的人生目标生发所有的言行事物。


不在于你选择A还是选择B,问题是,有人选择了第一道题的A,却想要第二题的B,这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种瓜得豆,种豆得瓜。


以上这个家庭教育案例是个非常根本的教育理念问题。即:我们在培育孩子时是要让孩子成长为感觉型的人还是目标型的人。

1.什么是感觉型人?什么是目标型人?

2.如何避免感觉型人形成?

3.如何培养目标型人?


这是我们“同在”家长之道第二讲的课前作业。这是和过往教育中完全不同的作业,“碎片思考,无以成形”“无处落笔”……是家长们普遍的状态,尽管如此,“想总是事情,做才是答案”。“进道如退”,当我们觉知“不会”的时候,恰恰是智慧的启动,而往前迈步提笔的过程,通过自我问题的呈现,把问题当做问题,就不是问题。《道德经》“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为家长的勇气、用心和成长点赞。

  选择作业,选择100%承担家长责任


作业之后进入课堂,经由老师的讲解,对照自我,看到不同的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的空间,这就是学习的开始。古人为我们展示做学问的次第:博闻——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博闻”已然踏上学习之旅。


如果说课堂内容的“博闻”是一扇门,打开了通向更高智慧的途径,接下来就是要不断去实修、领悟,以下是家长的课堂内容梳理。课程总结有的突出的是课堂内容内在逻辑的梳理,展现了家长在当下成长阶段对教育成长的觉醒大方向的宏观思考。有的突出是观照自我生活的反思。值得品读。


【转】《管理好孩子从远离感觉出发》课程心得

                        彭清华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令人期待的二个星期一次的家长课堂,课堂上杨老师总能“出其不意”让我们“防不胜防”,因此每一次的学习都有非常大的收获。


上课伊始,杨老师就通过一个实例——自己的“家”事,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目标(价值和意义),以及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谓的学习和成长,不是你一定要做个什么人,而是我们有“看破”的智慧,获得可以“做”与“不做”的更大的心灵自由。听完这番话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过去我们的许多纠结,根源都在思维的固化上,简单地认为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事情只能一个结果,知行不合一,种瓜想得豆,种豆想得瓜,搞得自己抓狂、分裂。回想以往人生,其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母子关系、亲戚关系等等,好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讨好、控制、担心、纠缠等情结,究其根本是没有“看破”的智慧,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带有自己的“使命”,尊重自己的选择,做真正的“自己”,接受无常(结果),这样就能做到安心、喜悦、清明、自在。


接下来,杨老师就孩子在A家庭、B家庭长大后会是怎样的面貌这一问题让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并且提出思考越深越细越实际效果越好。在大家热烈讨论并发言后,杨老师对每一组的发言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点评,没放过我们的每一个逻辑漏洞。虽然有上一堂课的学习铺垫,但我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自己的惯性思维当中——单极思维,犯了非黑即白的毛病。片面的认为孩子只要说了漂亮话就是在找感觉,忽略了要根据当时具体的情境来分析判别他们是“真心实意”还是“借题发挥”。感觉型人格和目标型人格往往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是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有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背后是什么样的“心”。透过事物表面能看清其背后(隐藏的)本质是我们为人父母必修的功课。超越平庸和卓越,在合一的能量中让自己时刻保持觉知生发智慧:我接受你的平庸,但我更欣赏你的卓越。在专注自我目标的过程中,以事实为根基,自尊尊人,不跟孩子玩感情游戏——拉关系,找感觉。


之后,杨老师就上一周家长们的作业总结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让我们清楚地明白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目标的人(事实型人格),他们规划人生,制定行动,占有大部分的资源;另一种是没目标的人(关系型人格),他们为有目标的人服务,并被别人规划,仅占有少部分的资源。这看似不公平的背后却是公平的,有目标的人心无旁鹜、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而没目标的人则人云亦云、沉迷感觉,断开了我们和目标的链接,并被利益集团(教育和医疗)通过培育感觉(洗脑)进行一次又一次收割。我们生活在处处培育感觉(商业广告)的世界中,所以做个有目标的人清醒地活着——始终保持觉知,十分必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杨老师正是我们的明师,她将新教育的创办者山长与刘明慧老师夫妻俩的智慧教予我们,如何通透的生活:可以上刘明慧老师的慧心课程,了悟生命科学和智慧(生命的起源和意义——终极目标:觉者);可以上山长的清心课程,明白现实社会运行的规律,从而清醒、自由、自尊地行走世间。特别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夫妻二人能当面聆听山长和刘明慧老师的智慧。

【转】《管理好孩子从远离感觉出发》学习心得

                   李倩

由于我没有全程听完杨老师的课程,只听到其中一小部分,也正好是讨论环节,我就这部分的内容,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我们小组在讨论A家庭、B家庭长大后会是怎样的面貌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让思维碰撞起来。

案例:

有一天,你的7岁的孩子对说:爸爸,等你老了时,我就已经长大了,我来照顾您,到时我会给你买一辆最豪华的汽车给您。

听着7岁的儿子如此乖巧的说话,有如下几种答案:

A,儿子真有孝心,没有辜负老爸老妈对你的辛勤养育。

B,爸爸自己会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以上2个答案,您会是哪个答案选择呢?

学生时代会如何对待老师

做了单位领导如何对待下属或者作为员工会如何对待领导

做了丈夫会如何对待妻子

长大后,会怎样对待父母。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以前我以为孩子6岁之内一定要进行早教启蒙,一定要让孩子学各种各样的才艺,一定要让孩子多学一些衔接小学的知识,这样我的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接触新教育之后才了解,其实并不是我认为的这个样子的。

这个案例里7岁的孩子已经在他的原生家庭的环境成长了六年多了,他现在说出来的这些话,可能是他和父母相处的一个模式,A家庭的回答呢,我认为可能父母是感觉型的成分居多,孩子已经摸透了父母的一些规律,了解父母喜欢听好听的话,孩子顺应父母,专挑父母喜欢听的好话来说,从而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达到他想要父母为他做什么事情的目的,长大了可能用讨好模式来与人相处,委屈求全、看人脸色,不能做自己,没有主见,甚至会用不择手段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是多子女家庭的话,有些孩子也用这种方式来求生存,以此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刷存在感,记得有一部电视剧《都挺好》里的主角明成,小时候特别会说好听的话,以此来获得母亲的欢心,在母亲溺爱保护的环境下长大,从而使他不踏实,说的多做的少,能力非常差,很会投机取巧,导致在未来的工作和婚姻等方面都很不不如意。

如果父母喜欢找感觉,会让孩子更关注外在、外表,而不重视自己心灵的成长和提升。(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杨老师将案例里的父母和孩子的对话,提出问题,比如:他长大以后学生时代会怎样?工作时对待同事会怎样?婚姻当中对待爱人会怎样?长大以后会怎样对待父母?这种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方式让我们来思考,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你现在的结果是过去的行为决定的,你未来的结果是你现在的行为决定的。而这些行为又恰恰是一个人的信念所导致的。(关键是你长大了,自己还不自知,处于无明状态,一直在旧有的模式中打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师,你和孩子相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孩子,如果我们还用限制性的想法、传统的思想观念、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教育孩子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偏差行为,只有父母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高度、放大自己的格局,才不会成为限制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那么由此可见B家庭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也是自尊的父母,不会与孩子共生,有自己的目标和交往圈子,不需要在孩子身上获取价值感、成就感,是目标型家长。


【转】《管理好孩子从远离感觉出发》学习总结

                        臧冬梅

1.感觉型人格和目标型人格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上周的作业中,我们基本上都是把感觉性人格和目标性人格看得很绝对,通过杨老师的讲解,破除了我很多的执念,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就如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2.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目标(价值和意义),以及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谓的学习和成长,不是“你一定要做个什么人”,而是我们有“看破”的智慧,获得可以“做”与“不做”的更大的心灵自由。我以前所理解的有目标的人是那种有远大的理想,能够利益和帮助到很多人,那种才算是目标型的人,可是透过杨老师讲的一则疗愈咨询分享,知道了有的时候并不一定说生命的目标就一定要有多大的目标,他只要在家庭里为家人付出,为家庭负责,为自己负责,也一样是有目标的。


3.人生的遗憾其实不在于你的选择是什么,而是你在无明中,你想要得到的和你的行为不匹配,种豆却想得瓜,甚至相反。疾病如此、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确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却不一定做得到,想要孩子有目标,自己却经常找感觉。自己制定了目标,也经常没有按时完成。所以才会看到孩子有那么多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问题的照见,自己经常处在无明中。


4.商业:培育感觉的温床。我记得我2001年结婚的时候,花了2000多元去拍了一套婚纱照,还买了一个钻戒,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可能就1000多元,却被商业洗脑,为了感觉花了几个月的工资,照了一套婚纱照,还买了一个钻戒,其实我爱人最后说,还不如那张结婚证上的黑白结婚照好看,现在想想确实。所以,商业是培育感觉的温床,真实不虚。非常庆幸自己遇到了新教育,遇到了杨老师,越来越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从感觉中跳出来。


5.和孩子不即不离,同频同在。其实一开始,还是不太理解“不即不离”是什么,看到群里杨老师的分享,有点明白了,尤其是那个“不离”的分享非常的受用。

山长教导的“不即不离”。“不即”是什么?“不即”就是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你不要去代替他,不要把彼此捆绑在一起;“不即”就是如果别人说“你是傻瓜”,你不需去回应他“你才是傻瓜”“你一家人都是傻瓜”等等。“不离”是什么?“不离”就是孩子不想跑步那就站桩去,而不是任由他不跑就不跑,那就“离”了;“不离”就是别人说“你是傻瓜”时告诉他“做了傻事的人才是傻瓜”,而不是任由他人说而隐忍不发,那是“离”了。“不即不离”做好了,我们就走在安身立命、安心遂意的方向中。

阅读 16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