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错误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示范引领促提升 

辐射带动共成长


同心县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导师指导听评课第六期活动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2311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时光清浅,秋意渐浓。为进一步推进同心县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践行新课标精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语文教学质量,2023年9月20日——2023年9月22日,同心县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导师指导听评课第六期活动在同心县豫海中学开展,历时三天。自治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丁梅荣老师携工作室成员王万能老师、张昱老师、罗希老师、安静老师、马玉娟老师、鲁鲜老师、杨阳老师等7位老师参加、指导本次活动,参加本次听评课活动的还有同心县豫海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同心县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同心中学、同心三中的部分老师!

        本次活动先由工作室成员宁夏育才中学的王万能老师进行了《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的联读课,王老师在充分研究课标和教材基础上,以群文阅读为抓手,深入思考并践行了在有限时间内将两首诗歌进行整合阅读的教学。听一堂好课,如听一首好曲,于境高远处叹意犹未尽。王老师本节课设计巧妙,由两个大的课堂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善了本节课课题:困境中,不同的人生  。在整节课中,王老师逐步推进、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引领学生走向语文更高雅,辉煌的殿堂。

         接着由工作室成员宁夏长庆高级中学的张昱老师进行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单篇精读教学,张昱老师从苏轼的“政治人生”轨迹图入手,让各位同学在充分了解苏轼生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张老师设计了五个活动、三个情境任务,课堂设计新颖,用活动和任务推动课堂。整节课环环相扣、浑然天成,让同学们深刻的体会到了苏轼把政治“失意”活成了人生“诗意”的美好,完成了生命的超越。最后启发同学们思考:我们也不可避免遇到人生的困境,同学们得到了哪些青春的启示?从而完成了课堂的升华。

      异彩纷呈的课堂结束后,所有听课老师参与了导师指导听评课研讨活动,两位老师分别对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构想做了说明及反思,都提出了自己课堂的设计缘由及理念:备课之前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学设计要紧扣单元内容和主题,抓住每个单元导读中的关键词,深入理解并渗透情境教学及任务驱动教学,同时强调了古诗词教学要重视“知人论世”。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抒发自己的观点、阐释自己的反思与理解更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老师们在听完两位老师的精彩课程及反馈后畅所欲言,畅谈了自己的收货、思考与启发。如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的罗希老师提出要同等重视“大单元、大主题”教学和单篇精读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可视化;银川唐徕中学的安静老师倡议到我们要“依课标、定课型、依课型、定设计”,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聆听学生的答案。整个活动每位老师都在认真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

       最后自治区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丁梅荣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心得,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理念。围绕《三新背景下的“教、学、评”一致性观课议课》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丁老师指出我们应该如何观课、听课、评课、议课,强调了我们要观学生、观课堂,最后丁老师由诗歌教学及课堂教学中诗人的人生态度谈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启示我们:人生无好坏,应该接纳自己。她很好的践行了名师工作室的理念“成长语文点亮生命灯火”,在场所有的老师深受启发。

  开展大单元教学、群文阅读及情境境教学是双新背景下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探索。“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同心县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纪玉龙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在探索新课标、新教材等方面迈出了坚定而重要的一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三天的时间充实而美好,三天的时间收获而成长。名师工作室给了我们一个登高山、临深渊的平台,让我们在交流学习中明不足,共成长。本次活动也提示我们:静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同心县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将不忘初心,继续以踏实的教研作风砥砺前行。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阅读 23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