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秋分

如颖随行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5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历史渊源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9月23日9时4分,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这一天,昼与夜、寒与暑、阴与阳、都是平分的,处于均衡状态,秋分平分了秋季,从此开始,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天气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凉。

秋分三侯

1⃣️一候雷始收声

雷,二月阳中发声。在古人的眼中,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而秋分之后的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再是暑气的终结,也是寒秋的开始。

2⃣️二候蛰虫坯户

当天气越来越冷时,一些小虫开始活动减少,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抵御寒潮入侵。

3⃣️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后雨水量减少,加上天气干燥,水气还蒸发快,此时江海、湖泊的水量会明显变少,有的沼泽及水洼处甚至处于干涸的状态。

秋分气候

秋分属于一个过渡性季节,这个节气一到,很多地区的气温都开始变低了。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降雨会带走地面的热量,降低地表气温,因此,秋分后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夜晚的温差更是逐渐拉大起来。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

秋分养生

●  起居宜早睡早起


遵守“阴阳平衡”的原则关键就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能使我们尽快适应季节变化、保持充沛精力,避免出现疲惫、困乏的现象。


●  “秋冻”宜适度


秋分以后,气候慢慢转凉。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下一场秋雨,温度就降好几度。虽然老话提倡“春捂秋冻”,同样也要注意风寒入体引发感冒,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为了避免风寒,适时添加衣服还是很有必要的。


防寒入体,也要注意胃部保暖。


秋冬季节肠胃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  饮食温润,宜食辛酸


秋分后的“燥”是凉燥,燥令伤肺,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抑制秋燥,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可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如解渴涩精的石榴、补肾健脾的栗子、润肺通气的柿子、清肺止咳的秋梨、补气滋液的葡萄、悦心开胃的苹果、和中除烦甘蔗、消食凉血的莲藕、顺气化痰的萝卜、补中益气的红薯等等。


●  进补有度,切勿过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


●  运动宜轻松平缓


秋高气爽,是锻炼的好季节。


秋季养生,运动以“收”为主,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慢跑、健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登山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  调养精神,放松心情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天气日转凉,万物渐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悲秋伤感之情,所以秋分时节的养生关键还在于精神的调养。

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收敛神气,乐观的心态加上平静的内心更能适应秋燥之气,建议多选择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消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秋分小妙招

●  秋季昼夜温差大 


易邪气入体,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秋季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  秋季运动小妙招


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  秋季饮食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入秋进补也不可乱补。应注意禁忌,特别是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开支,又害自身。大家可多补充些水,达到养阴润燥的功效。例如喝些白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在膳食中,还可以多加些枸杞、蜂蜜、百合、莲子、芝麻、木耳、银耳、冰糖等清补润燥的食材,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阅读 5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