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北街小学五年级(2)班“秋行阳关古道,赓续丝路文明”两关研学之旅

静心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82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拥有人类灿烂的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的交汇点,是佛教东传的通道,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汇合的文化宝库。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寻找洒落在这片土地上的文明。

今天,我们有幸参观了敦煌八景之一的“两关遗迹”---阳关和玉门关。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百草枯”,当踏上玉门关遗址时,才真正感叹,原来古人和我们所见玉门关并无二样。如果不明白它的“前世今生”,大约我们也只会认为这里不过是一个破土楼子而已。

我们循着张骞曾经的脚步来到这里。谁曾知,当初为了联合其他部落抗击匈奴而历经千难险阻踏出来的一条路线,会是影响千年的丝绸之路。

我们在感叹它曾今的人流不息,现在的衰落荒凉时,似乎也能体会张骞的坚忍和爱国之情。若非扎根于西汉,岂能在两度被匈奴俘虏长达十三年之久后,始终不忘出行的使命,终于在公元前126年回到首都。后来的人们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千百年不绝的丝绸之路。

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

无论是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是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两座大漠边关的人文情怀。

我们在这里,吟诵着诗歌,甚感血脉喷张,热血沸腾,似乎所有的爱国热情、民族认同感在此刻被无限放大。

中华文明的千年底蕴此时此刻在玉门关、阳关和诗歌中完美锲合。

我爱我乡,我爱中国。

                    五年级(2)班

阅读 82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