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一次公开课——《地球的圈层结构》2023.09.20

QUIT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2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也为校园迎来了新的朝气,新的面孔,而我也从“新”开始,舍去去年的教学思路,在与各位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地球圈层结构》,并通过公开课检验成果。这次公开课一波三折,心态崩了一次,后来调整心态,静下心来找原因,重新修改课件,抓细节,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很多,反思了很多。评课环节也让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断的激励自我,不断学习、进步。


一、备课环节与磨课环节

      原本这次内容并不是由我负责,磨课课件由两位潘老师制作,最后阴差阳错由我上公开课,修改灵感来源是我们去高二听课,发现了教学设计出现知识碎片化问题,正当疑惑之时,刘老师说可不可以把地球的圈层结构通过情境呈现,不要把知识分割,于是她给我们说了一下她的想法,经过大家思维碰撞,我们决定通过设置问题链的形式,带着学生一起绘制地球内部圈层,先用情境让学生理解纵波、横波的特点,再从纵横波特点出发,带着学生一起边画图边理解,让学生自己观察33千米、2900千米处纵波、横波速度变化,从而理解划分依据,以及各圈层的特点。

二、教学呈现过程

写的笔记

三、评课环节

四、教学反思

此次公开课可谓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为什么这么说呢?最初,在第一个班上课因为其他事冲课只上了十分钟,所以最难的地球内部圈层画图部分没有涉及,但是学生反馈效果较好,这时我还觉得挺不错。接下来的一节课,让我备受打击。

(一)、发现问题

因为备课不充分,没有考虑到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因此也没有准备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果学生回答不了我该怎么办?我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所以教学结果可想而知。

(二)、解决问题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花了一晚上重新修改教学设计呈现过程,做了几点修改:①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纵横波在不同深度速度变化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板书中,并且不断的带学生看图说出速度变化,边画图,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画;②岩石圈的范围和软流层,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到课本上的描述,并提问,上地幔顶部在哪?从而让学生理解岩石圈的范围,根据岩石圈的位置反推出软流层在图中的位置,以此来突破辨别岩石圈和地壳的辨别这一难点。

(三)、教学呈现

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情境设问,让学生辨别纵波和横波的运动方向、传播速度、传播介质,使得学生对于纵横波的特点理解比较到位,并且能够区分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但是对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纵横波在33千米、2900千米处传播速度变化不太理解),我在讲述这一部分时有点乱,不够清晰简洁,因此在指导学生读图方面有待提升。

(四)、个人感悟

从准备公开课——公开课呈现,心境跌宕起伏,但是收获颇丰。首先是备课前,我们教学设计设想是否考虑过,学生如果不按照预定方向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解决?因为在上课过程中不同班级理解知识能力不同,特别是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如何让他们简洁明了去理解吸收知识。其次,如何突破重难点,岩石圈和地壳学生容易混淆,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经过观察发现,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到文字描述,再对应画在图上,思维可视化,学生只有先理解文字,才能在图中画出,画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意味着他们突破了这个难点。最后,细节决定成败。我在举例纵波和横波的辨别方面,不够规范,还有细微知识点(烈度)的讲解还不够准确,应该本着对知识严谨的态度,以后更加注意细节。在这之前,我曾经抱怨过,抱怨自己明明做了很多,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也曾迷茫无奈叹息过,为什么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也在一次次失望中激励自己,反思自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断调整心态。

其实,成长本就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每一次遇到困难,都是一次成长学习的机会。最后致自己: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长路漫漫,唯有不断自省、学习,才能踏实向阳而行。

阅读 2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