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yz的简篇

zxyz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31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AI助力课堂教学

东湖高新区教师观课感

2023年9月22日,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武汉市教科院联手打造了一场人教数字资源与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的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以其前瞻性和创新性为广大教师带来了莫大的震撼和反思。

“融合课: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 Full Moon Full Feelings” 评课

华师一光谷汤逊湖学校   孙莉

这堂课对于我们听课老师来说是一场耳目一新、别开生面的课,带着满满的科技和未来的气息,让我们对于未来的英语教学有了新的思考。首先,如标题所言,这堂课融合了英语、语文和AI技术,各种元素各司其职,让这堂课层层递进,逐渐走向课堂的高峰。语文老师引导孩子们利用AI来搜索处理海量的信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组织思维挑选信息,很好地体现了科技服务于教学的理念。英语老师则负责帮助孩子利用AI来进行信息的转换,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了语言的文化传输和国际交流的功能。三方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让课堂环节清晰层次分明又整体性强。两位老师的穿着和肢体语言都很好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文老师马面裙加古典盘发,优雅知性,而英语老师轻纱马面裙在展现中国传统美的同时也传递了英文老师独特的国际范。语言优雅舒缓,教资教态从容不破,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接轨的魅力。任务引导式的教学方式目标性强。在课的开始,通过网络连线对外教老师发出中秋节晚会的邀请。在后面的过程中,孩子和老师们围绕着如何准备晚会向外教老师有趣生动地介绍中国的中秋文化,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有了任务的引导,教和学的目标明确,逻辑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加强。教学方法高效有趣。AI的使用前面已提到。除此之外,思维导图的两次使用非常有效地帮助孩子们组织自己的思维和挑选信息,让后面的表述更有合理性,如果是让孩子们给外教写信件或者邮件,相信孩子们能够写出非常好的文章。此外,平板和实时投屏,准确及时反馈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结果,让老师的反馈更为有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目标。学生的语言非常的流利,思维活跃,且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底蕴,为生成最终的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师有效的引导和点播,让学生一直在主题的引领下有效完成任务,没有偏离主题。没有文化的底蕴,再好的引导也无法结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则学生的产出就无法如此引人入胜。

相信这样的一堂课,会让我们今后的教学有更多的突破。

2023年武汉市数字资源与初中语文英语学科融合课学习体会    

华科附中 张孟

一、文化意识如何落地这次学科融合展示课,充分体现了文化意识落地课堂教学。两位授课老师身着精美的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背景音乐播放着水调歌头音乐,教师创造情景,向外教一家人介绍中秋节,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如何将中秋节清晰表达出来,并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英语老师带领学生们翻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师生上演真实外教和中国学生聚会谈论中秋节。学生们给外教泡茶、吃月饼、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并演唱《水调歌头》,教师与中外文化的良性互动,深化文化育人意识。从老师的服装、PPT的背景、现场课堂的布置,无一不体现着文化意识的渗透,育人无痕,深深感叹,只有学好母语和英语,才能自信讲述中秋节、中国诗词文化背后的故事。

二、信息技术如何助力教学本次学科融合展示课,除了学生用平板之外进行投票点评之外,还向大家展示了如何用AI工具文心一言融入课堂教学。授课教师对最新AI技术的娴熟使用,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之下,学生经过探索不断优化自己的提问方式,并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让学生在得到大量信息之后,让学生根据繁杂的信息,整理自己的思维导图,并通过师生交流评价,不断修改导图,并根据导图,讲述节日背后的故事。这是一堂颠覆性的、充满未来感的课,在AI迅猛发展的今天,这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教学学生精准提问,如何将信息技术AI等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都是值得去探索的课题。三、如何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本堂课从进入课堂之初,处处渗透着教学评。从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到外教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根据思维导图讲述中秋节的三个方面:来历、习俗和诗词。学生在平板上根据四个导图评价标准进行打分。教师的口头评价及时充分,如:了不起,你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诗词继承人等,your version is much better than AI.等。

最后,让学生发弹幕的方式也是一种课堂感受的整体的评价。这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评一体化就是以课堂为场地,实施深度教学和有效教学,让课程、教学、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实现无缝对接,使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素养的发展。

学有所思,行之有向

      2023年9月22日上午,我有幸在线观摩了“2023年武汉市人教数字资源和初中语文、英语学科教学融合课—Full moon Full feeling。”通过观摩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节课后的教学收获。

 一、本节课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两位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以讲为主,让学生自己动手搜查资料和画关于中秋节相关的思维导图,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本次课程实现了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融合,课程的整体设计使学生能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学习。

三、本节课着实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本节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在圆桌论坛活动,领导和专家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渊博的学识无不影响着我,这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使我在思想上得到洗涤,理念上得到更新。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屋陈学校  袁清燕

努力前行追逐光,奋发向上成为光!

武汉枫叶学校 封绚    

今天有幸参加武汉市人教数字资源、初中语文和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展示活动,让我们眼前一亮,深受启发。双语双师与AI职能融合教学,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初心如磐,砥砺前行。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梦想着,期待着,践行着,一群人,一条心,不负韶华,不负梦想!    以“合”为中心,精心设计,大胆探索。本节课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国交际有效融合。从邀请外教老师一家,激发同学们分享愿望,到课中分小组讨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在AI协助下,同学们讨论问题、修改思维导图,明确交流内容,英语诗歌翻译,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到最后的圆桌会议,邀请外教一起探讨中秋,吟诗歌唱。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去学习去探讨。丰富“双师课堂”情境创设和实施。“双师课堂”教师在多样化的教学场景下进行协同教学,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实践和思考,有助于建构起自身的教学知识体系。我们不能忽视讲授式教学在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同时更应该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双师课堂”引入的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元素,如云端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问题分析、课堂交互支持系统等。两位教师在新的教学场景中交流、探索和生成教学智慧。共探教育发展新途径,共同成为技术派智慧教师。创设情境价值,信息技术环境助力英语学科。这节课让我们文科老师眼前一亮,原来文科课堂也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合得这么好!我们在平时教学,需要突破教研瓶颈,打造新的课堂。这节课同学们用的纸质屏、水墨屏,拿笔写,学生也把信息技术运用得当,同学们思维可视化。我们老师也需要终身学习,永远保持空杯心态,适应未来时代,实践中创造新能力,人工智能赋能,行动起来!  砥志研思勤深耕,笃行致远再出发!双师双语课堂,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需要在教育现代化前大胆尝试、创新探索!

感受融合之美光

谷第二初级中学 蒋程婧

今天在线上,聆听了一节灵动的课,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Full Moon Full Feelings,这节课刷新了我对英语教学的认知。这节课由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合作完成,给我们展现了一场盛大的中外中秋聚会。我将谈谈我的学习感受。首先,在英语新课标的指导下,英语学科的培养方向发生了质的变化。英语学科并不只是单纯的对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现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注重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要去培养学生热爱和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并去尊重、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英语语言学习是文化传播的媒介,通过恰当的语言去传播中国文化,是我们英语学习的终极意义。其次,学科之间是可以融合的。英语和语文同为语言学科,都具有语言之美。二者对文化意识的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互通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以中秋节作为背景,以邀请外教Michael一家参加中秋晚宴为情境,通过语文课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赏析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又在英语课中用恰当的英文去给Micheal一家介绍中秋佳节,对比感恩节,用对方的文化作为切入点,去传播中国的中秋文化。中西方既有文化差异,又有共性,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的包容和融合。在赏析和翻译中国的诗词环节,又体现出了对文化的尊重,以及中英文的文字的美妙。最后我也感受到了科技在学科中的极大作用。在本节课中,AI作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可以自如的回答学生和老师提的问题;也作为一个工具,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分。在情景设置中,人工智能为本节课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通过开场的国际连线对话,把学生自然的引入到了情景之中,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人工智能的占比非常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更新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手段,更好的运用人工智能这个工具,让它服务于我们的课堂。

“融合”,是我今天学习之后记忆最深刻的词汇。英语学科素养的相互融合,英语和汉语的融合,课堂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也许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实现更多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多科技和课堂的融合。世界在进步,我们也需要进步。终身学习,做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派教师,是我们年轻老师努力的方向。

将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我们在路上                                            

光谷七初 张丽

今天很荣幸来到武汉市初中第三寄宿中学现场观摩学习“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的活动,本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学科融合与技术融合的重要性。尤其印象深刻的是AI技术的运用,学生们快速将语文的背景知识和英语的文化输出顺利得以实施。   

  课堂上,同学们通过与外教电话连线邀请参加中秋活动自然地导入本节课。语文老师引导大家利用AI技术快捷查找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诗词,充分了解关于中秋的方方面面。在文化输入的基础上,英语老师带领大家对比国外感恩节,体会中外文化的异同,同时感受共同之处:团聚与爱!大量输入后,回归课前外教的邀请电话,将其真实带入课堂,真实体验中外友人共同度过中秋节的情景。学生们利用课堂所学,与外教自然交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中国自信与包容。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同学们讲自己本节课多学,所悟,化为美好祝福,发表在弹幕上。整个流程自然顺畅,从海外电话导入到弹幕发表祝福,学生们身临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观课着也不知不觉中被带入。    

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是我们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每位老师当下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如何将学科与学科自然融合,如何将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我们在路上…

光谷实验中学 参加活动反思

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上午,近万名教师汇聚云端或武汉第三寄宿学校,共同见证了一节神奇的中英课堂和一次神圣的圆桌会议。

这次名为“人教数字资源与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的研讨活动充满着现代感,两名教师和数名同学与2023年8月30日刚刚面世的AI技术“文心一言”合作完成了一次充满中国味的授课。这节课确实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的颠覆性、前瞻性让与会老师有一种未来已来的神奇体验。我本人有幸亲临现场,见证了全过程。从屏幕上的ppt背景,到主持人的服装,以及授课教师的马面裙,无一不告诉我们:这是一堂全方位沉浸式的教学。果不其然,两位老师和AI为学生在课堂中搭建了一个个真实生活中会遇见的情景,在解决一个个任务时,学生表现可圈可点。他们在类纸屏上尽情书写智慧,他们拿着话筒侃侃而谈,他们和外教交流时自信满满。东方传统文化中关于中秋节的点点滴滴在教学一步步进展中层层显现。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次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平台。学生在与AI共同学习中,他们对中秋文化的认知在不断的拓展加深,他们了解到不同神话传说,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的魅力,他们在以中秋为主题的古典诗词中重文汲气,这都为后面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的圆桌会议大咖云集,输出的信息实属海量,但给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雷刚老师对一线教师的一句寄语:教师们要改变思维,将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改为对活动的设计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观完课,听完会,我的内心在思考:新的技术赋予我们创新的教学方式 ,它会引发大家对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教学之美,技术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何将我们的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以便于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更有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让我们一起走在路上,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挑战和快乐吧!

2023 武汉市人教数字资源和语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展示活动心得

光谷第一初级中学

9月22号,我有幸线上观看了区里组织的跨学科教研活动。汉阳第三寄宿学校的杨敏老师和王静老师以高超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美的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课,整节课60分钟,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她课前的准备工作和AI智能的使用。老师首先展示学习目标,要求学会根据情景,筛选、整合资料,条理分明。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向AI进行提问。在AI 的帮助下,绘制交流导图,明确交流内容。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接触的内容和丰富的,但零碎杂乱,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帮助他们进行整合,更有逻辑感。     

  各位领导的圆桌讨论也影响很深刻,梅晴老师说到, 核心“合”,信息技术中心和中学教研室的融合。生活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跨学科学习、真实情景创设; 语文和英语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韩老师说到,情景创设的价值 How to teach?  “魂”。第一,情境创设 是课堂内化的,是教学的魂。需要任务驱动,引学生入戏,任务链的设计。细致的语言比较。小组合作,交际策略。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体系的运用。第二,情境创设 突破教学瓶颈。生活就是源头,就是密码,向上开花。打造武汉的好课堂。谭主任呼吁到,不惧怕信息技术,要接受和拥抱它。

 最后,雷刚主任寄语到,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无比真实的情景创设,一个人机协同的教学技术进入课堂的目的,要进行教学赋能。也提出了能力和思维如何形成等问题。也在鞭策我们继续努力和学习改革。

我们英语组组长王老师也讲到,文化的比较,一定要有讨论,升华出“合与分”的意义,理解“分”的常态,珍惜“合”的机会。哲学角度看:水满则溢,月满则缺。人生不会太满,自古即是如此。但对美好事物对追求,对“合合满满”的向往应该是人类不变的话题,珍惜过程、珍爱家庭、享受当下、不畏困难是我们通过课堂传播给孩子们和听课教师的珍宝。此外,还讨论到,语言的工具性到底是什么?人文性又是什么?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要进行教学逻辑自洽,符合学科和技术规律,学习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备课的时候,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讲?教学思维打开,学习体验丰富,学习反馈及时。我们可以从给予学生任务开始,让他们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师授课有意识的利用数字化工具。

教学这条路是任重而道远,永无止境。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能将这样的追求坚持下去,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都有一定得收获。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时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再一次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变革。

2023年9月22日,我在线上聆听了一节双师融合课《Full moon, full feelings》。这是一节完美的双师融合课,也是一节充分融合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信息技术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前导入。本节课基于真实的语境,学生邀请外教Michael参加中秋节晚宴,基于此,学生和外教电话连线,探讨中秋节相关话题。两位老师对一些常见软件的使用(截屏软件、格式转换软件、会声会影的使用等),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讲,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课中互动。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是学生与AI技术的融合与互动。本节课话题是中秋,所以学生分成了来历组、习俗组、诗词组通过AI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并绘制思维导图。当搜集的信息只有主题,没有细节,所搜到的答案过于简单,杂乱无章,无法向外国友人介绍得很详细。当搜集的信息有主题、有细节,答案较丰富。当搜集的信息有任务、有主题、有细节、有形式,这样才能从AI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所以本节课,不再是一种流于表面的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信息融合课,老师还教授学生如何高效利用AI技术,从而精准获取有用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果。基于此,人机互动完美融合,学生也完美呈现了自己的思维导图。

通过这次听课,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也对新型教学资源的应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工作和课堂管理信息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而不断努力。

龙泉中学 刘丽云

20230922

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教研心得

花城中学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感谢武汉市教科院提供的宝贵机会,我们教师享受到这样一场学科融合的视觉盛宴。开场之际,两位授课教师与教学主题相映衬的服饰、AI技术加持下的师生连线,为本次教学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语文教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索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诗歌。AI技术下的学生思维实现了可视化,学生小组合作、相互探讨,不断优化思维导图,屏幕上展现出的学生作品、学生自信清晰地讲解思维导图的内容,这无不让老师感慨学生学习能力之强,思维水平之深,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展现。这也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如何去优化教学,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我们每一位作为中国学子、教育者的使命。中秋文化的双语传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自信,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作为教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真正融合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如何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教研活动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武汉市初中跨学科融合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武汉光谷外校

2023年9月22日,我有幸代表光谷外校参加本次的教研活动,在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观摩一场语文、英语以及信息技术融合的课程盛宴。

当然,我校初中部各年级也在积极开展线上的学习工作。初中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研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首先,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在英语学科层面,跨学科地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比如,在教授英语单词和句型的同时,可以引入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话题,例如“太阳系”、“生态环境”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英语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其次,在教授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例如“几何图形”、“数学运算”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还能够巩固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然而,我也意识到跨学科融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和我的同仁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光谷未来学校学习心得

今天在武汉市第三寄宿学校举办了武汉市人教数字资源和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展示活动,由杨敏和王静老师带来的融合展示课上课方式极为新颖,让我大受震撼。本节课尝试将英语和语文的教学内容以中秋节这个话题为中心进行整合。首先,以邀请外教老师参加party为引入,引出中秋节的话题,再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来历、习俗、诗词组去查询相关信息,并制作思维导图。同时,在查询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查询中遇到的困难,提问时要注意任务、主题、细节和形式。之后,小组派代表展示思维导图,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再由教师点评。在梳理完中文信息后,在AI的帮助下,转为英文表述。最后师生同坐,一起吃月饼,用中英文讲述中秋节的故事,中英文合唱水调歌头,学生更加理解了“团圆”的意义。

除了语文和英语的学科融合,还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比如:英语与科学: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来描述科学实验的过程或科学现象。例如,让学生用英语来撰写科学实验报告,或者让他们用英语来解释一个科学概念或理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英语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与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或运算引入英语课堂。例如,让学生用英语来描述数学问题或解答过程,或者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英语数学题运算。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英语与历史: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或故事,并让他们用英语来表述历史事件或人物。例如,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或者让他们阅读英语历史文献并写读书笔记。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与艺术:教师可以将艺术元素引入英语课堂。例如,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或诗歌,或者让他们用英语来描述一幅画作或雕塑。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课堂跨学科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跨学科融合还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训中收获,学习中成长

光谷四初 

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学习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今天有幸参加了武汉市人教数字资源与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研讨活动,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相关工作要求,拟举行“人教数字资源与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研讨活动,此次学科融合活动是以“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为主题,旨在实现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有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来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整堂课包括以下流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学生邀请外教一家共度中秋节的连线视频,引出情境任务。2.从外教一家所提的问题中,梳理需要交流的主要内容。(意图:了解情境任务和交流对象。)二、合作探究任务一:小组合作,用AI查询所需内容。整理所查内容,拟制交流提纲,尝试用英语表达。三、共研释疑任务二:以一个小组为例,师生共同解决内容搜索和内容选择等方面的问题。(1)针对学生在AI搜索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办法。(2)各小组修改交流提纲,确定讲述内容。任务三:师生共同解决英语表达方面的问题。(1)学生用AI查询英文表述,在交流提纲中加上英语关键词,尝试英语讲述。(2)针对学生在英语讲述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四、交流展示在实践应用中优化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获得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审美发展、文化自信。任务四:模拟圆桌晚餐,展示交流过程。准备内容:小组完善内容,选择展示方式,展示演练过程。展示方式:邀请英语老师参与,全班共同完成模拟交流。五、总结反思,归纳总结。学生用弹幕发表学习收获或思考。

感谢培训带给我的成长。今天的培训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不仅要优化呈现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应关注行为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作为英语教师,我还需要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各方面更好地修炼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感知美 诠释美 追求美

光谷八初 余培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武汉市“人教数字资源与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研讨活动。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一直深爱着语文学科,我热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如此包容万象、博大精深。当然,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我一直以来钟爱的事业。书桌上许渊冲先生翻译的《美得窒息的唐诗 宋词 诗经》是我的睡前读物。

今天这一个小时的语文+英语+AI的融合课,我沉醉其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2022版初中英语课程内容包括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其中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做到坚定、接纳、互融,并通过不断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培养和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心,积极地为之努力。这一节课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秋节为主要内容,以向外国友人Michael介绍中秋节为情境创设,实现了语言美、融合美、文化美等。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 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 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教育部,2018)。我一直以来也在探索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初中英语教学,例如,在本周我上《Full Moon, Full Feelings》语篇时,我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导入部分,播放背景音乐,学生集体朗诵其英文版,以期学生意识到中英文语言韵律美,并将学生带入到这一课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今天我带着疑问走进这一融合课,英语老师用让学生翻译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设计,让学生深入地参与其中,我直呼“妙极了!”学生呈现的翻译有: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Wish everyone could live longer, and enjoy the bright moon together!    最后老师给予认可后,给出许渊冲先生翻译版本:So let us wis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 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并抛出问题:“that man”“she”指什么?有学生回答:that man是他的兄弟子由(苏辙)、she是the moon/Chang’e. 老师感叹:该有多么懂得诗词背景的人才能翻译出来这样的语言!

最后,用“美”来总结: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学科融合之创新立意!授课教师之典雅温婉!信息技术之加持辅助!

中英结合讲好中国故事

—记2023年9月22日观课有感

左岭一初 马利

今天有幸参加了市里的英语教研活动。本次课例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次课例,是语文与英语及人工智能融合教学的一次好的尝试与创新。full moon,full feeling这篇英语课文讲的是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是一篇阅读。选择上这个展示课的时机,我觉得选得很好,也正逢中秋佳节将至。在学习英语,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下,这篇课文非常好地体现了该主题。从开始的导入,外教老师希望了解中秋节,参加聚会,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们进行自由分组,分成三个小组,相继在老师的指引和AI的协助下来获取需要的信息。在用AI查询时出现信息杂乱和简短时,语文老师及时地给出AI提问小锦囊,而英语老师也给出了英文搜索的补充。二者相互配合,学生在本节课中自主探究和展示,以及互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自然过渡,且随着音乐响起,和后面开展的一次模拟聚会,更让学生的所学得到了极大的施展。在悠扬的歌声中,学生给模拟外教的老师唱中英结合的水调歌头,更是让整个氛围烘托到了极致。而后面老师的结语,和同学们用弹幕打出自己本节课的感受,更是体现了技术与时代的接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次活动,让我更加明确英语教授的目标,也进一步打开了我的思路。学科与学科可以融合,而信息技术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身为教师,更应该走在前列,学会运用新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这也更加让我体会到要与时俱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实施身体力行,才能让自己和学生不断成长,实现教学相长的同时,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做幸福教育的实施者,践行幸福教育的理念,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科联动,重构融合,让学习自然发生                               

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 肖丽

9月21日,非常荣幸有机会前往武汉市第三寄宿学校现场参加“2023武汉市人教数字资源和初中语文、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展示活动,这次活动内容丰富:除了有“月满情浓双语话中秋 Full Moon Full Feelings”双语课现场展示课,还安排市区校三级圆桌论坛;并且活动的形式新颖非常新颖:实现了语文、英语和AI的高度融合,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科融合探索;而且立意深远: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未来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未来社会各领域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不再依靠某一种专门知识,而更需要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所以,当下,跨学科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生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是在多学科的视角和思维下,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从教师的发展来说,跨学科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拓宽原有的认知边界,提高跨学科的思维和工作能力。

这节学科融合课,真正践行了新课标标准理念:以任务为驱动,依托真实具体的情境,融入多门学科,展开多种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实现了课内所学与生活融合,非常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学习和借鉴。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1.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了学科与学科的融合。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都产生了新的追求,并不是为了专门掌握某一门专业知识,而是为了在生活当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为此,新课标提出了在情境中教学,在实践中学习的改革方向, 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在学科和技术融合的基础之上,基于语文和英语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共性上,设计了跨学科学习情境,以完成一个总的任务,用双语讲好中国故事,基于完成任务的需要,形成驱动力,让学生展开语言表达的学习,促进思维层面的提升,涵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学习不是为了跨学科,而是因为现实需要,让多种学科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因为这样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在今天的这节课中,两个学科在总目标的指引下,有各自的侧重的目标,语文更多的是解决表达思维方面的问题,能够根据任务、主题、细节和形式等关键词整理出核心内容的思维导图;而英语老师更多的是侧重交流的问题,怎样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来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2.中西文化的融合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文化,努力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尊重其它名族文化,理解不同形式的文化,自信地面对不同文化形式的存在,这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智慧;本堂课主要围绕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诗词展开,并与西方感恩节做对比,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语言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实现了学科育人的目标。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育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Retell stories of China in English!Let us understand our country in the stories that shared by children and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3.学科和生活的融合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与现实生活联系,才能将学科学好、学活。这节课充分地彰显了学科价值,语文和英语有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需要根据说话目的,选择恰当内容;根据说话情境,整理说话思路;根据交流对象,选择恰当方式;根据说话内容,自学相关的内容;本节课创设的情境是邀请外教参加中秋节晚宴,为了让外教能够开心参加这次晚宴,让沟通更加有效愉悦,学生课前通过视频连线,了解外教及家人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课中,借助AI技术,搜索筛选整理关于中秋节来历、习俗和相关中国古诗词关键信息,并小组合作根据主题来绘制思维导图,标注出交流重点;继续借助AI,搜索和写出关键英语词汇或信息;在英语老师的指导之下,翻译中国古诗词,恰当使用英语语言与外教进行轻松愉悦地沟通;还有Role-play环节,学生在真实语境之下,灵活运用语言,解决真实问题,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今天的语文、英语和AI学科融合课堂观摩及圆桌论坛专家的精彩发言,激发了我想尝试和探索跨学科教育教学的欲望。追光而遇,沐光而行,相信在武汉市区教科院领导和教研员的带领和指导下,武汉市学科融合教育教学将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阅读 31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