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儋州市人民医院(原农垦医院)义诊活动

邹瑜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10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立防立治,无问早晚”,旨在提高公众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意识到早期筛查和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不可逆转、渐行性的大脑退行性疾病,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22 年全球痴呆症病例为5,500万(其中约 60-70% 为阿尔茨海默病,达约3,600万例,每7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到来之际,儋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联合行动,开展了相关义诊活动。

如何早知、早治、早防?

是否有这些症状?

可以到神经内科或老年科诊室进行相关测评:

  相关血液检测项目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一pTau181、NFL、GFAP,我院已开展(但尚未进入医保报销,目前为自费项目)。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在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方面,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NMDA 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有一定疗效。

    对面临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在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 受体拮抗剂药物后仍不能改善精神症状,可考虑加用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除传统的药物治疗,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化疗法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良好效果。

  最后,温馨提醒大家:阿尔茨海默病与不规律作息、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同时存在关联。让我们一起携手,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防治好慢性病,共同维护大脑健康,守护宝贵的记忆。

摄影:王瑞源

撰稿:邹瑜

审核:钟纯正

阅读 10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