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解新课标,实施新教学,发展新自我,探索指向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9月21日在四实小县教研室孙晶老师组织召开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主题备课,本次教研老师当学生,主备人把课讲给老师们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备课老师们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以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各选取了其中一课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张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
第三节课,翟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又体现了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核心素养。虽然有个别环节处理不是很到位,但是核心素养体现的很好。从观察算式特点,到总结规律、举例验证和应用规律,每一步都扎实有效。
模型意识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表现,是人们在认知和解决问题时,将复杂的事物抽象成简单的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而应用意识是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数学思考、掌握数学思想、发展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陈老师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和李老师的《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两课,把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核心素养体现的淋漓尽致。
听课教师除了认真写好每一课的听课记录,还要思考孙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课后再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交流,不管是自告奋勇还是被点名的老师,都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当学生的那些老师,也觉得在台上和台下感受是不一样的。孙老师也针对每节课的优缺点和核心素养等问题作了详细指导:
(1)运算能力的三个水平:正确计算;为什么这样算(培养推理意识);灵活选择算法。
(2)备课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我提出的问题学生如何回答?
(3)所有问题要真正来源于学生,不能强加于学生。
……
老师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共同进步。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使老师们分享、学习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上午五节高效课堂从不同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下午孙老师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集体备课:
1.优化集体备课流程。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3.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4.本学期工作安排。
有了引领提升,才能助力赋能。通过研讨活动,孙老师为全县数学教师给予有力的教研引领,为新学期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因钻研而独到,学因交流而提升。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人备课中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有利于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加强理论研究,从而指导教学活动。
通过这次精彩的研讨活动,我县数学老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如何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与做法,相信在以后的集备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在教研能力上也会得到更新的突破与进展。
1.本节课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2.教学中哪个环节体现了核心素养?如果上课教师的设计没有体现,你应该怎么设计? 带着问题开始了学习的旅程。
首先,倪老师对本单元整体备课作了介绍。她从知识结构、课标要求和核心素养等方面展开,让我们特别是新教师对本单元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并以简洁清晰的思维导图呈现。
第一课是张传丽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用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的探究算理、算法和运算策略,体现了课标的要求,通过活动的引领,教师有效的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整堂课上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
第二课是苏红梅老师的《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参会老师充当学生配合老师上课,“大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
第三节课, 第三课是翟兆兰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翟老师课前听算训练,并利用听算的题目展开讨论,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体现了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核心素养。虽然有个别环节处理不是很到位,但是核心素养体现的很好。从观察算式特点,到总结规律、举例验证和应用规律,每一步都扎实有效。
“亲子共读”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促进亲子情感交流,建立亲密和谐亲子关系的有效方式,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用小眼睛看大世界,在书海中漫步,在书香中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每一个家长能陪着孩子,爱在左,读在右,孩子们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一起享受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