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案例分享促交流,经验借鉴共成长

&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4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科创】课题汇报展成果,携手聚力共成长

—2023年广东省科创与STEM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为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总体目标,保证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提高教师自主研究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科研队伍,推动广东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办了2023年广东省科创与STEM课题答辩活动。

  在施美彬主任的要求部署下,9月22日上午,开展了2023年第二场个人课题答辩会活动,活动由饶小锋,曾科华主持。由各地专家与教师发展中心林曼斌专家,王宏媛专家,胡欣华专家,吕国通专家,孙华专家,曾美良专家参加此次活动评选,申报教师个人课题答辩的50多名名教师参加了答辩。

评委嘉宾
活动安排项目
汇报老师精彩瞬间(一)
 答辩会上,王宏媛做了重点强调:一是开展答辩会的意义与作用。“指出通过答辩大家在做课题时,方向会更清晰,方法会更科学,成效会更明显。同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提升业务能力服务基层的机会”。从无形到有形、从被动到主动、从集体课题的参与到个人课题的独立完成、从大校到小校、从城镇到农村人人有课题要做,可做,能做,会做;教师从思想意识改变到研究能力提升以及各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课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三是告诉大家做课题并不难,多学习,多沟通,多实践,多研究,让课题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评审会评委们认真听取了陈述,结合课题材料和现场汇报向课题组提问,与汇报人进行互动交流,从不同角度对实施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汇报老师精彩瞬间(二)
答辩中,吕国通专家用心倾听每一位教师叙述课题结题的成果,从中精准地抓住教师实质性问题并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耐心听教师回答,与大家一起论证修改。不同的课题,不同的问题,在问与答的思想火花碰撞下,从疑惑到解惑,从课题题目的精准、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意义的明确、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过程的设计、成果形式的表述的等问题让教师全方位多角度的进一步明确自己课题到底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与此同时,答辩小组对每个课题主持人的答辩情况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打分。
部分学员心得体会
学员一:听了十多篇优秀的课题,让大家学习结题怎么写,做到心中有数,在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值得借鉴的地方都特别说明,看了多位老师分享的课题后,感觉写一个课题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大量的实践,充沛的精力。
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还需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尤其是在疫情停课期间,利用STEM平台真的很有用,它不仅节省了老师利用直播方式讲解练习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直到完全掌握知识。我还需要在班级多多推广,让孩子们都受益。
学员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融入游戏教学,让小孩子们喜欢并培养探究创新的意识,在小学时期就培养他们的兴趣是最好的。STEM游戏不是单纯的娱乐游戏,STEM课堂中的游戏与普通游戏是有区别的,它是知识性的,是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的一种游戏。让学生在小学低段时期接受并喜欢科学,这样对其以后的的帮助。
学员三: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探索,要想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能够构建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首先,从根本上增强了课堂学习趣味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既保障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也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次,游戏教学化模式的构建也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本次课题成果汇报和答辩不仅是对结题课题成果的鉴定,同时也把研学实践的做法和经验分享给了学员们,大家都收获满满。
阅读 4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