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研究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上节课相同,授课班级为高二(5)班,授课教师:冼能
教学目标
1.了解时评类作文的基本概念
2.初步知晓时评类作文的写作思路和素材积累方向
一、问题导入
冼能老师在吸取了上节课在高二(6)班的相关经验,第一个问题并未直接提问:什么是时评类作文?
而是首先提问学生在近期关注得知了哪些时事发生?看到了何种评论?对此好像为何?
学生阐述了近期日本无视国际社会反对一意孤行排放核废水、“李佳琦直播翻车”等时事事件,并表达了一定的看法。
二、初步讲解
冼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与对以上时事的初步了解时期,切入时评类作文的教学内容。
讲述时评类作文的内涵与写作思路
时:即时
评:评论,评价
时评类作文:对当下热点事件的分析与评论的材料性议论文
三、材料分析,实战演练
根据讲解教授的写作思路“引用材料——分析材料——联系实际探究——做出结论”分析上述关于中国首善陈光标的事例
四、答疑解惑,启发思路
冼能老师组织班级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以代表回答的方式,对于“陈光标”高调慈善的行为展开论述。
第一组: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无论高调与否必须给予肯定,这是为社会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第二组: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遏制社会中因为侵吞慈善款的不良行为,可以理解。但同时也反映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应该加强社会监督。
第三组:主动慈善证明了陈光标本人道德高尚,乐于助人。如果批评会打击全社会为善积极性,任由事态发展甚至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素质下降。
五、总结升华
冼能老师对所有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了不同的鼓励评价,同时开拓引导学生对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思考的思维,进一步分析和升华。
六、评课环节
每位老师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王正月老师评价冼能老师的时评材料选择很好,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热点事件,对于已经发生很久但对现在社会自然影响巨大的事迹也不能忽视。比如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
李冬冬老师认为课程教学中如能够提问学生自身的时事积累再由此代入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课堂小节
本次公开课氛围良好,讲解逻辑缜密,学生活跃性极高。相较于第一节研究课有了不小改进,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较弱,不适合开门见山直接教授时评类作文的相关知识,以趣事导入更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