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繁花一路盛开——记北大学习

大千
创建于2023-09-22
阅读 35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9月18日,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2023—2024年)北京大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研修班在北京大学五四206教室顺利开班。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4名省级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含中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参加此次培训。

     行走在北大的校园,徜徉于湖光塔影间,静谧始终伴随左右。一草一木,一湖一石,或三五成群,或独自静坐,北大校园极少街市的喧嚷;一个双肩背或小布包,一身朴素的着装,再加上匆匆的步履,他(她)一定是北大人,区分只不过是教授亦或是学子。“未名湖畔好读书,博雅塔下悟精神”果然名不虚传。

    开班仪式、破冰前行,班主任谆谆教诲都让我们倍感亲切。短短相处,仿是时空穿越,竟像认识几十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开班仪式由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王瑞娥老师主持。首先,王老师对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课程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她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表达了对参训学员的欢迎之情,让全体学员感受到北大浓浓的热情。随后,介绍了北大的学术氛围及国际的地位,并对北大的未来进行了憧憬与展望,并希望所有学员在北大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王老师提醒学员们注意三点:一是安心学习,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二是珍惜机会,完成作业,提高自身素养;三是学思结合,学用相长,提升教研水平。

     最后,班长汪瑞生同志代表全体学员郑重表态:全体学员将严格遵守纪律,做到尊重导师,虚心求教,相互协作,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感谢相遇,重回课堂。课前诵读,重温经典。

00:12

     学习内容不仅有刘玲老师的《新课程方案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陶礼光老师的《五育融合视角下的教学与评价》,马涛老师的《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主题活动设计》,王振强老师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标准解读》,更有来自教育科研最前沿的论坛报告。学习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仅有讲座、有论坛,也有实践的参访,更有自主研修,小组研讨。


山东青岛平度崔召中学崔利明心得

     听了马涛老师课后感受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如遇甘露、醍醐灌顶,马教授的授课就像一剂良药,医治了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和困惑,接地气、是干货。马教授从信息科技课程的演变,主题活动设计的思路,数字化探究的课堂实施三方面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的相关知识,其中有不少干货,因为时间原因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在后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岗位上,我们要将马教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授课技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知行合一,落实到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和个人教学能力提升的活动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我们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陈华英心得

      王振强老师的讲座详略得当,清晰的给我们解读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整个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有四大方面收获:

一、变化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的颁布,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从“信息技术”调整为“信息科技”。课程总目标从信息素养变为提升数字素养,加强了课程整合,强调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主要价值取向

    新课标确立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合作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新课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个方面为课程逻辑主线,统筹安排学习段内容,促进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

三、教师能力

    信息科技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我觉得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2、提高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完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

3.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

4.改变自我角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

四、努力方向

    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人。我们信息科技的课程定位指向学生长远发展,因此,在新学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山东潍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郝月元心得

       很多综合实践活动从业者经常纠结于这个学科至今没有教材和课标,当别的学科都在热火朝天地学习2022年新课标时,我们还在解读2017年指导纲要。

       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

       一是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至今没有教材和课标,这应该是有意为之的事,不是出不来,而是不想出,就是要充分保护这门课程的开放性;

       二是我们要抱着一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学习和反思态度,虽然大家听纲要解读都7年了,但理应每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相信大家今天都会感觉受益匪浅。

      刘老师今天以幽默风趣、轻松诙谐、深入浅出的授课,从5个方面入手,给我们详细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定位,分析了新课程方案发布后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和冲击。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老师说的“孤独的行者”让我感同身受。虽然国家、省、市层面给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足够的重视,也建立了一直专业的教研队伍,但真正到了最基层一线后,很多中小学校囿于学业或成绩压力、或是因为认知上的不重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开足开齐,情况不甚理想。

       记得刘老师在去年的“新课标解读季”线上直播活动中,曾说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存在三个痛点:一是这门学科对应的知识非常庞杂,很多从业者在教学中经常会感到自己存在众多知识盲区;二是这门学科需要一系列研究方法的支撑,而这些研究方法又是很多从业者并不谙熟的;三是这门学科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但不少从业者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存在不足。其实,这三个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师资,再往深层原因分析,还是基层一线的领导不够重视,是这个认知问题导致了师资培养上的滞后。

        怎么办呢?首先,我们都要成为积极的学习者,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要学,这也正是我们这个国培计划正在做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成为陪伴着、而不是发令员,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可能有时候还要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学生。其次,要在教学活动中保持足够的开放态度,争取在活动中做到融会贯通,要学会与学科教学、学科实践、跨学科学习、劳动等相关领域借鉴、融合、贯通。再者,要在工作和学习中主动地、不断地交流思想、反思自省。比如今天讲到项目化学习和主题式学习,前几天也有很多老师在讨论,很多老师可能会觉得两者差不多、或者认为就是一码事的俩叫法。其实不然,主题式学习更多的是多学科或跨学科学习,更像是一份果盘或果篮,学科之间的界限依然非常明显的存在;而项目化学习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的,更像是一份混合果汁,学科之间的界限是我们感受不到的,就好像做望远镜的项目,可能涉及物理、劳动、美术、语文等学科,盖房子的项目可能涉及地理、物理、化学、数学、劳动等学科,但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人会去刻意区分哪个点是对应哪门学科的哪个知识点,它们是非常自然的融为一体了的。

贵州福泉市第二中学黄继鸿心得

     陶礼光老师的讲座从要把握的教育关键点(十件事)出发,举例谈融合,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讲座分为九个方面,结合当前时事,结合身边的大量真实案例,用清晰的逻辑,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对五育并举、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再次有了更深的认识。

     讲座生动,接地气,覆盖面广,毫无保留,具有引领性、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课程实施模式的详细解读。学员们思维方式和观念得到碰撞、挑战和启发。同时,陶教授还对学员们提出了六点期待,让我们感到教育路上任重而道远。学员们表示要把所学所思所悟带回去,用于指导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努力去推动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真正做到无愧于领军教师这一荣誉。

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1组全体成员:湖广山黔,群英荟萃 兼容并包,求实创新

        培训的时光匆匆而逝,虽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北大的学养,人物风貌,北大人“好学力行”的学习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相信探索教育的本真,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阅读 35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