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跟随着工作坊坊主甄腊春院长的脚步,感受张家界市农村骨干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坊坊徽的魅力。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20ec6d7.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1a8b2a8.png)
坊徽极具小学数学教师的特点,中间部分的“师”便包涵了数学中的算珠,更是对工作坊成员们提出的殷切希望“学习名师、成为名师”。
本次培训共有65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与学习,更有张家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龚勰,张家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甄腊春,永定区电教仪器站站长符松林,武陵源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刘凡学,永定区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陈琪,慈利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王云爱,桑植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李剑,张家界市永定区敦谊小学书记张宏安,张家界市永定区敦谊小学校长吴健等助力此次研修。
我们来自张家界各区县,从陌生到熟悉,将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创造无穷大的力量。
坊徽周边围绕着一颗又一颗小点,正是寓意着大家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用自己的光和热影响着周围。
坊徽整体运用充满生机的绿色,是教师们顽强的学习能力,更是教师将所学带回学校的示范引领能力。
张家界市农村骨干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坊不仅会引领我们工作坊成员的专业化成长,更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点燃了我们心中火焰,释放影响力!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20ec6d7.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1a8b2a8.png)
每个小组的LOGO更是有小组独特的故事
圆环寓意着太阳,向阳而生充满希望。麦穗代表着组员在小数工作坊里面从青涩到成熟,慢慢的成长了起来。加减乘除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用数学工作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构成了帆船,代表着第一小组在数学的海洋里面乘风破浪。用十双手托举起全组的希望,携手前行,共同前进。
十片花瓣代表着小组的十名成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共同相聚在A0801国培计划,在甄院长的带领下,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在工作坊研修中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LOGO运用了生机勃勃的嫩绿色为主色调, 其中主要部分由两个英文字母组成,是我们的学科数学。每天都在跟加减乘除打交道,所以LOGO上设计了加减乘除这四种符号,与中间的字母共同组成了小组标志,内环部分是工作坊的名称,寓意着小组成员在甄院长和各位专家老师的引领下,进一步提升自己。海报的头像,代表着每个小组成员,在此次研修活动中,一定会乘风破浪,迎难而上。
LOGO由三个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队名,芳华四组,上部分的CL既是慈利县的缩写,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教育初心。下面托举的双手,代表着勤奋耕耘,脚踏实地。立足工作岗位,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素养。在甄院长以及张家界市各位领导的带领下,为小学数学教育增光,用双手托举起我们的教育梦。
图中冉冉升起的太阳,不断散发着光芒,正如甄院长、张家界市各位领导、不断散发着能量,引领学习的方向。小组的成员都是一片片浪花,浪花支撑起船只,促进帆船前行。三片风帆,便代表着我们的团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拧成一股绳,迎着风浪,不怕困难,奋勇前进,扬帆起航!
中间的山峰代表着武陵源的奇峰三千,也意味着在数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虽然苦,虽然累。但是在甄院长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会乐在其中,会一步一个脚印,会一直守着初心,会做到心中有数。
简单的logo图标,却蕴涵着整个工作坊的理念、特色,也表达了每位教师的期待与目标。通过logo的图画,感受背后的故事,成就当下的理想。
小学数学工作坊第五组
编辑/陈秋宇
202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