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到苏州走过的第一座桥。走上桥的一瞬间,脑海里浮现出多年前《情丝万缕》里的画面,好像是最后一集,男主兑现承诺,结婚的时候带女主走过了苏州的每一座桥。突然间,这普通的桥仿佛就蒙上了一层浪漫的面纱。
来苏州,总要看看博物馆、园林、水乡吧。
苏州博物馆
东馆,作为贝聿铭“亲爱的小女儿”,这几年非常之火热,很难预约。可能是我去的时候已经开学,东馆预约还蛮顺利,提前两天,预约的票都很充足。
苏州博物馆融合了西方几何元素的场馆,阳光透过馆顶形成光影,幽深的长廊也显得亮了起来。通过框景、障景的手法,把室外的太湖石、石榴树、竹子等元素造出“一步一景”。室外小桥流水人家、还有片石的手法,凸显了江南的柔美。作为“建筑大于藏品”的苏博,来打卡的人目测在7成以上,到处都是等待拍照的小姐姐、阿姨们。
西馆的建筑风格就比较平常,和一般的博物馆差不多,人流也比东馆少多了。藏品也没有什么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倒是负一楼的探索馆适合带小朋友去玩,呆个大半天妥妥的。
虽然说藏品不够丰富,还是有几件足够震撼的镇馆之宝的。
宋代真珠舍利宝幢选材名贵,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综合了当时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银细工等专业技术,整个宝幢共用珍珠四万余颗,凝聚了当时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是一件珍贵的宗教艺术品。宝幢通高122.6厘米,选材极其奢华,制作者根据佛教中所说的世间“七宝”,选取名贵的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银等材料,装饰的珍珠就有近4万颗,而塔刹顶部是一颗直径3.4厘米的水晶宝珠,宝珠两侧以银丝挽出火焰造型,意示“佛光普照”。幢内置一乳青色葫芦小瓶,瓶内藏舍利九颗。(以上来源于百度)舍利宝幢的外部还套了彩色的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据说是当年三个小朋友掏鸟蛋发现的。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这张图片是仿品,在虎丘景区拍的。真品处,由于打卡拍照的人太多,没有挤进去。据说当年就出土于虎丘塔,工人在维修时无意中挖出的。当时没法判断是什么。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封闭千年的地宫现世,出土了唐代皇帝送给法门寺的秘色瓷套装,还有当时的清单,才鉴定出是秘色瓷。
还看见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碗,周围是镂空的,或许当时是拿来装水果的?
西馆的建筑风格就比较平常,和一般的博物馆差不多,人流也比东馆少多了。藏品也没有什么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倒是负一楼的探索馆适合带小朋友去玩,呆个大半天妥妥的。
丝绸博物馆
馆内就比较暗沉,里面人也不多,参观的时候有点幽幽的感觉。走过展馆,到了养蚕、织机这一块的时候光线就比较正常了。养蚕馆里有好几大匾的蚕宝宝,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养蚕的光景。在织机展示馆里看到了一架很长的织机,比较震撼。
拙政园+留园
这两个园林一个大气、一个精致。
留园是早上8点入园的,人不多,参观舒适度还可以。据说园子是以冠云峰为中心设计建造的,一看就能看到太湖石“皱、瘦、漏、透”的特点。还记得地上铺的几种图案,一种有花、有铜钱,说要先踩铜钱、再踩花,叫做有钱花。另外还有一对金鱼 ,下雨天的时候积水之后金鱼就会显得活灵活现。
拙政园是11点左右入园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刚进去,就在荷塘边上看见了两只鸳鸯,导游说这长得不好看的是雌鸳鸯,雄鸳鸯长得特漂亮,但是一直没看到。园子里有个卅六鸳鸯馆,说是曾经园子里有几十只鸳鸯供主人观赏,现在就也剩下个位数了。
据说这座桥是黛玉葬花的灵感(不知道记忆有没有出错),说是当年曹雪芹在拙政园里生活过一段时间。
听雨轩是主人打发闲暇时间的,每逢下雨,就坐在这里听雨打芭蕉的声音。
这棵木瓜树有几百年历史了,江南这边木瓜还是比较少见。树的下部分都已经分开,变成了两棵树干,然而听导游说只要树皮还在,树就能活。
水廊拍照起来很是漂亮,水面上映出的倒影完美地呈现了回廊的样子,形成了一正一反的图案。
虎丘山风景区
吴中第一山、二仙亭、第三泉,剑池,拥翠山庄,古真嬢墓,云岩寺塔。
虎丘剑池说是“真剑池、假虎丘”,剑池二字是颜真卿的真迹,虎丘因为避讳是后人提的字。站在剑池的池水处,莫名感觉像盗墓笔记、鬼吹灯中的场景。导游说,有一年水位下降露出了剑池更深处,有3名考古专家曾经进去过,越走越窄,后面只能容纳一人通行,手电筒照去,里面是深不见底的。50年代时候苏州市也曾向国务院申请开挖剑池,出于顶上云岩寺塔及剑池内到底能挖掘出何种东西的考量,最后未被批准。
云岩寺塔是一座斜塔,号称“中国的比萨斜塔”,但其实它的年份比比萨斜塔要早200多年。站在塔边上,其实不怎么能感觉出它是斜的。要走下来一段距离看,明显能看到塔身是向右侧倾斜,而后期修复的塔顶为了保持平衡,是向左边倾斜了。塔的周围放有好几座测量斜度的设备,能够保证200年塔身不倒。
古真嬢墓就有点悲壮的色彩了。真嬢原名胡瑞珍,本是良家女子,据说有婚约。唐安史之乱时,逃难至苏州,无依无靠,被迫堕入风尘,在苏州阊门外乐云楼接客。当时士绅王荫祥因爱慕其而求婚,被拒,鸨母收受重金留宿真嬢房中,真嬢自缢,以死守身。王荫祥悲痛之余,斥资厚葬真娘于虎丘,并于墓上建亭纪念,墓前手栽鲜花,植为“花冢”。 而王荫祥此后也终身未娶。
盘门景区
盘门是晚上去的,夜景很漂亮。进门之后就是一座塔,绕过塔向右走,是绕湖而建的桥、亭子、还有湖中心的一栋楼。晚上人不多,慢悠悠的顺着回廊走过去,路过桥、亭子,欣赏在不同灯光映照下的盘门。走过女儿国进城取景的那座桥,再前行一点路就可登上古城楼。走下城楼,从景区南门出,便能看见吴门桥(就是仙白在苏州重逢的取景地)。吴门桥边上的广场上都是人,跳广场舞的、放电子风筝的、唱歌的、玩耍的,一派热闹的景象。一个城楼之隔,便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门内是安静的、古朴的过去,门外是热闹的、现代的今天。
平江路+七里山塘
个人感觉,这两个景区都差不多,基本都是老建筑上的商业街。在平江路走走,还听了一场琵琶语的评弹,体验了一把吴侬软语。因为进去的晚,就听了《钗头凤》、《宝玉探病》《声声慢》。明显的,对游客来说,还是《声声慢》引起的共鸣大一些。不知道是因为性别还是年纪的关系,女生的声音厚重一点,男生就清亮些。
金鸡湖景区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现代化的园区。坐在东方之门的一个餐馆里,看了一场音乐喷泉。后来发现,还是得到广场上去看喷泉,主打一个身临其境。
饮食方面,在苏州3天,吃了5餐馄饨。鑫震源的荠菜八珍馄饨我比较爱,鲜肉馄饨感觉一般。酒店早餐提供的荠菜馄饨,虽然是速冻,但是也挺好吃,比市面上一般的荠菜馅好吃多了。鑫震源的大虾生煎我也觉得挺好吃。然后就是糯叽叽的糕团,就在酒店附近的近水楼买的,我比较爱吃薄荷拉糕。回程还买了花园饼屋各种口味的奶酪包,绝对料足,就是吃掉一整个会有点腻。
最后,要强烈推荐一下苏州的公共自行车(绿色的居多),苏州连小坡都不多,骑自行车不吃力,还可以直接到景点门口(地铁口离景点都还有一段路)。可以搜小程序“永安行共享出行”,网点很多,借还方便,最重要的是一小时之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