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思共研促成长  专业引领踏歌行
———马头镇中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训纪实

江畔踏雪
创建于2023-09-21
阅读 27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更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全镇整体教学水平,根据教研室工作安排,马头镇小学“课堂教学培训周”活动正有序展开。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在这个喜悦又舒适的季节,为深化我校语文教学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质,9月21日,在红军小学五楼会议室,迎来了全镇语文课堂教学培训活动。

  为让老师们得到专业的点评和指导,特邀请郯城县小学语文教研室李玉华老师来我校指导语文教学教研工作。马头镇中心小学成利校长携马头镇求是小学赵艳侠书记及全镇语文学科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

  成校长对老师们提出了参会要求和殷殷期待,希望老师们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议程:首先,观摩中、高学段两节讨论课,分别是由李奉祥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及杨洁老师执教的《竹节人》,接着老师们进行评议课,最后由李老师从专业角度进行点评和指导,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把脉引航。

  本次活动由王红玉老师主持。

精彩课堂展风采

  李奉祥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从颜色、气味、味道中感受着秋之美,共同绘制了一副美妙的秋之画作。既重视词语的分类积累运用也把朗读贯穿全课。重视课中的语言表扬和鼓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创意表达。

  杨洁老师的课堂各板块环环相扣,节奏鲜明,语文要素落实很扎实,活动的设计很精巧,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导入课程的在文本中串门有联系,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这堂课的三个活动展开,既有快速阅读并获取信息的方法指导,又有语言信息的整理归纳,还有语言的表达训练。

  通过两节讨论课的精彩展示,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教师身上闪耀的能量、无穷的潜力。

评议聆听促提升

  教师代表鲁璐老师和刘晴老师分别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中肯的点评,既发现了他们匠心独具的闪光之处,也提出了自己对课堂的思考。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老师们对两节课堂的呈现也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几所感悟,几多启发。

  “语文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反思,在研讨中不断进取。

专家引领明方向

  对于李奉祥老师《秋天的雨》一课,李老师在充分肯定了小李老师课堂教学轻松愉快、与学生互动亲切自如、板书展示了扎实基础的同时,也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学性的字、词、句,用文学性眼光看语文,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解读,都可以带给学生入情入景的感受。在教学中增加配乐朗读、欣赏画作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一花一草的变化给心理带来的影响。也提出了要抓住诗歌一样的语言品味文学的味道,让学生在读后,有心灵上的感受。

       语言文字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这个过程贯穿于与语文学习的始终。

  对于杨洁老师执教的《竹节人》,李老师肯定了这节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看出杨老师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也提出了“竹节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要做更多的功课,让学生去理解,去想象。在竹节人的制作这一环节,除了可以用表格,还可以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去梳理,不仅仅局限于表格,拘泥学生的想法,更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的语文课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任务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李老师笑语晏晏,深入浅出,从两节讨论课,延伸到经典课例别出心裁的设计,到新课标任务群的融汇,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掌舵引航,也期望老师们能更新观念,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挖掘诗意的语言,感受文字的魅力并能够进行积累和运用。

  老师们认真听,用心悟,收获满满。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论,新的挑战。本次活动是对全镇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一次提升,大家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转变,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课堂上,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从而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夏日消气暑,学履亦不停。这次课堂教学培训活动,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诗意的课堂,大家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也对新课标下的学习任务群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教学,我们的交流与研讨始终在路上。

阅读 27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