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俗称“红眼病”的急性结膜炎患者有增多的趋势,“红眼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易在家庭和学校传播扩散,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学名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眼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见。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流行,被列入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红眼病”的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发病2周内传染性最强。
“红眼病”有哪些症状
患病早期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屎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红眼病”的传染
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传播途径:坊间传言“看一眼就会传染”,这种传言是错误的。“红眼病”主要通过“患眼-手/物品/水-健眼”的模式传播。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并不会看一眼就会感染的。
1.直接接触患者的眼睛分泌物;
2.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
3.患者摸过的东西,如玩具、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
4.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5.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
得了“红眼病”怎么办?
1.首先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2.患者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3.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做好手清洁和消毒;
4.患者的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避免交叉污染。
如何预防“红眼病”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七步洗手法)
4.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合理安排好作息,生活有规律。
6.不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
7.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如果发热或者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回家治疗7—10天后到医院复查康复方可返园。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红眼病”不可怕,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止疾病蔓延。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努力,细心呵护,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陈珺萱
初审:郑春梅
终审: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