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立秋过,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因此,在换季的时候,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分享秋季幼儿护理小贴士,请大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流行性感冒
流感:流感又称为流行性感冒,它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播性疾病。
主要症状: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传播途径: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通风,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上臂或纸巾遮住口鼻,其后洗手。
3.出现流感样症状时,主动自我隔离,外出公共场所戴口罩。
🌈知识链接:区分流感与感冒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人在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时,易感染病毒引起发病。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
3.去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4.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2.平时饮食要规律,不吃刺激性食物。
3.让孩子多运动运动,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引导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
2.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居家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
🌈知识链接: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其病原体与手足口病有部分重合,与手足口病的症状也较为相似。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
主要症状: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主要症状是皮肤及黏膜上分批出现小红丘疹、疱疹而后结痂,脱痂后大都不留疤痕。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预防措施
1.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2.如要外出,要佩戴口罩,防止鼻腔和口腔接触病毒而导致发病。
3.在平时可以多喝水,屋子要保持15分钟到30分钟以上的空气流通。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是2--4周,主要症状是发热,两侧或一侧腮腺肿大、疼痛。
传播途径:由接触或飞沫传染。
预防措施
1.及时接种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4.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秋季生活小常识
多喝白开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不愿喝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
少吃“上火”的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忌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合理膳食
多给孩子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日常生活需要做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做好“勤洗手、常通风、少外出、戴口罩”等措施,这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家园配合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果宝贝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带宝贝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并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幼儿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编辑:施钰玲
审核:苏 莹
签发:蔡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