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下午3时,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十三期MDT活动如期在影像科会诊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介入科袁江平主任主持。
一、学术环节
介入科袁江平主任讲解了《食管支架在食管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临床实践让大家切身感受到食管支架置入术为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
二、病历讨论
病例一:患者女,74岁。确诊右侧输尿管肾盂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月余,因分期较晚,故予GC方案化疗6周期,2、4、6周期评效:PR。2023-08-29行PET - CT ,结果回报肿瘤分期为T1aN0M0,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评估可行手术治疗,于2023年9月5日行腹腔镜下单侧肾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肾及输尿管)肾盂: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肿物大小约6.5x4x4cm;癌组织侵犯肾盂间质及肾实质,紧邻输尿管;未见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输尿管慢性炎伴局灶出血:输尿管断端、肾周脂肪囊未见癌。
讨论内容:术前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但术时未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续治疗?
结论:1.患者肾周多发淋巴结转移,同血管粘连紧密,难以分离,无法行手术清扫;无法行穿刺活检。2.患者高龄,暂行局部放射治疗,后期密切随访,以保证生活质量;3.若后期复发,根据情况可行原方案化疗,或条件允许,予以帕博丽珠单抗免疫治疗。
病例二:患者男,69岁,确诊贲门癌3月余,2023.6.16完善腹部CT(基线):1.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考虑:T4N3M1)。2.腹腔淋巴结肿大。3.考虑:脾静脉瘤栓。4.考虑:膀胱占位,建议膀胱镜检查。因进食哽咽症状明显,故于2023.6.24给予一线信迪利单抗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4周期治疗。2周期评效:缩小的SD。患者症状缓解后,于2023.9.3行膀胱镜病检: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低级别。诊断:1.贲门低分化腺癌(CT4N3M1 IV 期?) 胃周淋巴结转移 腹腔淋巴结转移 脾静脉瘤栓 2.膀胱恶性肿瘤
讨论内容:1.明确肿瘤分期,是否有手术机会?2.胃癌合并膀胱癌双源发肿瘤,下一步治疗?
结论:1.患者膀胱肿瘤侵透全层,分期晚,不宜手术治疗,且目前无泌尿系相关临床症状。建议先行治疗贲门恶性肿瘤。2.患者贲门癌,多发转移,无法达到R0切除,建议继续原方案治疗。
病例三:患者男,65岁,2023-5-25因乏力、纳差10天,血肌酐升高1天就诊于我院肾内科,完善超声示:双肾积水,左肾实性结节,右侧输尿管占位,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占位。CT示 :1.右肾萎缩。2.考虑:右侧输尿管及左侧肾盂占位。3.左肾结石。2023-05-31行膀胱镜检查,病理示(膀胱内组织)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023-6-15于外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术(左侧)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支架植入术,经尿道膀胱镜检术。术后病理:左侧输尿管上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诊断为双侧输尿管上段尿路上皮肿瘤,因无法手术,给予维迪西妥单抗治疗1周期。用药后出现皮质醇降低,未应用 PD -1治疗。2023-7-25予 GC 方案化疗2周期。后复查泌尿系CT:1.右肾萎缩。2.右侧输尿管及左侧肾盂占位,侵犯膀胱可能,左侧肾盂病灶较前略增大,右侧输尿管病灶较前变化不明显。3.双肾积水,较前加重,右侧输尿管扩张,大致同前。4.左肾结石。评效:SD。
讨论内容:1.患者病程中肌酐值波动在500umol/l。反复出现乏力、恶心、纳差。是否可行透析治疗?2.肾积水如何处理及下一步治疗?
结论:1.若患者意愿积极可行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全切术,后期终身透析治疗。2.暂行肾造瘘术缓解症状,同时继续原方案化疗。
三、活动小结
本次肿瘤MDT活动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在几个病例的讨论中,各科室的专家们分别就相关病例进行综合、全面的大讨论,分别为其制定规范化、个体化、最优化的治疗措施,让患者实现获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