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需要凝心聚力,共同成长。9月21日,晶桥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围绕“新课标新课堂”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
精彩的课堂
本次活动在袁娟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中拉开帷幕,袁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难”与“不难”为教学主线,深入探讨“远征难”难在哪里?“尽开颜”为何开心?随着问题一个个地解开,学生感受了一次万里长征!同时也感同身受长征途中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节课,赵家芳老师给我们执教了《玲玲的画》,赵老师教学扎实,结合低年级的学情,采用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加深了孩子们对生字的理解,同时赵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理解玲玲心情的变化——得意、伤心到满意,从而去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高效地研讨
课后,全体语文老师在云鹤小学会议室进行了深入地研讨。首先,两位骨干教师分别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袁娟老师认为,本节课主要是在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并结合学情和文本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深入体会红军长征不畏艰险的精神。为了更直观的让孩子们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险,采用了多样的学习形式启发孩子们深刻感悟红军长征精神。比如,观看图片、视频,反复朗读文本,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这样逐步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以达到读中有景,景中有情,意在培养孩子们朗读能力的同时,又能进一步理解文本。接着,赵老师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在备课时主要有三点想法,一是重视识字,特别是随文识字,在随文识字中,要特别重视“情境”与“课境”的创设;二是要重视理解性的阅读,不是一味地串读课文;三是关注课后练习,并带着课后练习的指导方向串起了框架和板书,把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课时进行了有机渗透。
紧接着,陶建中书记和程雪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陶书记认为:袁老师紧抓课文,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由浅入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师生前期准备充分,课堂中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图片、视频,直观、自然地使学生理解,达到有感情地诵读文本;最后补充拓展阅读环节让学生学习更多历史知识;课后作业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设计意图———手抄小报《长征》。程老师对赵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赵老师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基本功扎实,重视课后练习和文本解读,层层递进,使理解逐步深入,高效训练阅读技巧,及时追问,让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到课文外,又回到文本;识字方法多样有趣,通过讲故事、说口令、抓重点,学生认字环节学得扎实牢靠,写完后及时反馈;作业分一星、二星、三星,分层设计,由易到难,不仅学说也尝试写出来,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后让学生找故事进行亲子阅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然后,徒主任为我们解读了《南京市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介绍了“金陵好课堂”系列推进活动。紧接着徐莉华老师反馈了本月20号区教研室在中心校视导中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高年段语文教学,要注重板书,低年段语文老师要严格执行20+20的课堂标准。
最后,王洪生校长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性发言,王校长认为这两节课对我校青年教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值得青年教师们学习。并强调所有老师要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同时了解学生是每一位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我们深入探索教学艺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这次教研活动为我们青年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携手前行,为学生的未来奏响最动人的旋律!
摄影|朱芹
撰稿|朱芹
一审|赵家芳
二审|徒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