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8年,随车医护生死竞速成功抢救突发心梗患者,患者家属不远千里来还愿!

格尔木市第二人民医院
创建于2023-09-21
阅读 44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分前的格尔木,暑气散去,秋风送爽,格尔木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了这样一位客人,孙先生因工作需要于9月20日乘坐航班到达格尔木,抵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格尔木铁路医院”,原来孙先生是带着父亲的嘱托,来格尔木市第二人民医院,即原“格尔木铁路医院”,感谢18年前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旅客列车上的两位“救命恩人”。

  据孙先生讲述,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通车,父亲母亲便随着第一批旅客乘坐火车去拉萨旅游,在结束旅程后返回的列车上父亲突发急性心梗晕倒在车厢,随车出乘的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车厢进行抢救,待孙老先生脱离危险苏醒后看到自己周围都是人,母亲和同行的旅客讲述了孙老先生的病程和二医院医务人员的救治过程。医务人员一直陪护孙老先生到格尔木车站,并认真细致的讲解了病情和注意事项,给出下一步诊疗建议。

  孙老先生最终决定回成都接受手术治疗,带着医务人员开具的药物和医嘱,孙老先生平安离开青藏高原,在成都经左右双支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恢复很好。今年孙老先生已高寿85岁,身体状况良好,但一直有个心愿,想感谢当年两位医务人员的“救命之恩”,因年事已高,孙老先生托付儿子孙先生一定找到两位医护,转达老人家的感激之情。

      医教科几位工作人员积极调动医院资源,帮孙先生查找18年前列车上的医务人员,当年的医务人员黄晓玲医师已退休,经电话联系,时隔久远,医务人员已忆不起当年的事情,但对孙老先生一家的认可表示衷心感谢,被这次千里之外专程而来的拜访深深感动。孙先生还带来了父亲80岁大寿的纪念品,留作纪念,愿这份情谊永恒长存。

      “一片丹心为患者、两代悬壶济苍生。”对医生来说,救死扶伤、挽救生命是自己的本职,应尽的义务。而对患者来说,则是生的希望。老人时隔18年的再感激,是对黄晓玲医师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一种激励。激励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以后,我院承担了格拉段列车医疗、沱沱河急救保障工作,至今已18年。2006年--至今旅客列车总共出乘 3.42万趟。旅客列车总诊次16万余次,高原反应1.86万例,肺水肿374例、脑水肿281例、列车下送病人946 人。收到表扬信100余封 ,锦旗21面。

  格尔木市第二人民医院青藏铁路医疗保障科圆满的完成了青藏铁路格拉段医疗卫生保障的各项工作,为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受到了广大旅客和铁路职工的一致好评。

  医学的温度,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医患之间,互相珍惜,互相给予,医学才是温暖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阅读 44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