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皆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遇见,是一切的开始。时光浅浅,书香致远,阅读,是一种最美好的遇见。
遇见成长,蓄力启航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阅读之于教师的意义,恰似呼吸之于生命。阅读,这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道理每一个老师都懂,可是要每天从繁重的工作和家累中抽身,潜心投入阅读,真正能做到并始终坚持的实在是寥寥。幸而身边有盏明灯——工作室负责人周云云老师刻苦奋进,专注于自我提升,同时更关心和帮助工作室教师成员的成长与进步。今年暑假伊始,就策划和布置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推动大家去阅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并带领大家每周在线上分享读书笔记。周老师珠玉在前,成员们新蕊争开,也纷纷响应读书活动,分享了一篇篇见解独到、体会深刻的读书笔记。
此次阅读活动,也感染了李思思音乐工作室的成员,音乐老师们也加入阅读活动,9月20日,两个工作室成员在高新图书馆,开展了阅读分享活动,活动由语文教研组长余思齐老师主持。
邱新昕是一名非常富有爱心的音乐老师,她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将心比心,学会原谅。以积极和快乐的情绪感染学生,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刘霞老师的演讲从近来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展开,工作中长期的繁琐和负累,容易造成教师们机械麻木、消极懈怠,管老师的书犹如当头棒喝,提醒着我们要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一个有约束感的人,一定是一个成熟而有魅力的人,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从教八年的张颖老师自称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在“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尴尬中处境中彷徨。但是,张老师从管建刚老师的书籍里面重新收获了力量,认识到教育首先要“选定一把椅子”,坚定而笃信,欣然接受教育途中每一次披荆斩棘,享受每次花开。
熊玉霞老师的演讲重点分享了这些年的带班理念。从低段开始,她就致力于引导孩子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在她班上不但有一株株植物,还有小乌龟、小蝌蚪、小金鱼等学习伙伴。目的是引导孩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唤醒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熊老师在嗓子几乎失声的情况下仍坚持上台分享,在场教师无不动容。
教务处余巧琳主任和省骨干教师周娜校长,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现场做了指导。余主任就目前学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醒大家要做一名有约束感和智慧感的教师。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是不是给学生带来了正向的影响,是不是与家长进行了真诚有效的沟通。教师的智慧从实践中来,在平常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阅读中去沉淀和修炼自己,一定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周娜校长首先肯定了周云云工作室的活动扎实有效,促进了教师们的学习和成长。同时,真诚号召大家要做一名具有静心和静气的教师:静下心备好每一节课,静下心批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研究学问,读好每一本书,静下心沉淀和积累,超越自我,超越过去……
活动最后,工作室成员们一起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和祝福,彼此互赠。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以为有爱心、有诗意,有内涵的教师。终身学习,真正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