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和保护视力引导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受骗等。“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是我校一直以来对学生的一项常规管理,现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严重危害提醒如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1.影响身体健康
青少年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长期低头玩手机,容易引起孩子的视力下降,对颈椎造成极大的伤害。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孩子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2.导致行为异常
游戏中泛化的虚拟世界,让游戏者享受着隔离现实生活之后的“游戏场景感”。手机游戏让游戏者卷入身心不可自拔的漩涡,浑然不觉“身心塌陷”,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恍惚、退缩、无序、厌世等异常状态。
3.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整天痴迷于玩手机,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就忽略了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使他们感受不到温暖的亲情、友情,使家庭成员、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4.耽误正常学习
青少年一旦在网络世界找到慰藉,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必然会对艰辛的学习感到枯燥,随即而来的就是学习成绩下降,在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慰藉,形成恶性循环,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很多孩子遇到学习困难,不肯深入思考,直接在手机上搜寻答案,导致认知与思考能力减退,产生思维惰性。
5.产生睡眠障碍
手机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对人体视网膜刺激强烈,经常暴露在这种光线下,将导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让人变得非常难以入睡,进而产生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
6.影响终身发展
沉溺于电玩、网游和网络依赖将会影响整个人生,会导致比老年痴呆更严重的数字痴呆,影响终身发展。
根据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相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研究决定,就进一步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做出如下规定,请您知晓、理解并配合执行。
1、原则上所有学生不得将手机、电话手表和其它移动终端带入校园。
2、学生确有将手机或电话手表带入校园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共同到班主任当面说明情况。经过班主任同意后,向学生发展中心书面提出申请,报学校审批。
3、通过审批允许其将手机或电话手表带入校园的同学,实行暂代统一保管制度。进校后,学生必须将手机或电话手表交由班主任暂代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4、其他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审批的同学在校园内任何时段任何地方都不得使用个人携带手机。一经发现,违规使用手机者写出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填写暂代保管单,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学期末,学期末由家长领回手机。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5、任何教师发现学生在校园内违规使用手机,有权利和义务进行劝导,并及时通知班主任统一暂代保管。
6、禁止在各类考试期间携机进入考场,一旦发现,考试作零分处理,并给予记过处分,处分记入综合素质评价。
7、学校将不定期在校园内各个不同场所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违规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学生,按不同情况视其情节处予以处分。
8、学生在校期间,如遇紧急情况,可以通过教师手机或办公室座机,与家长取得联系。
同时,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做:
01 加强教育引导
家长要让孩子充分认识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的严重危害性,增强自觉意识。
02 增进亲子沟通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里要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多阅读、多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把孩子的一些时间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当孩子拥有充实而丰富的生活,就不会依赖手机这个“电子朋友”。
03 家长以身作则
育儿先育己,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们要严于律己,严格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尤其是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做到专心陪伴。
让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孩子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从源头上清除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编辑:杨艺
审核:何雪 吴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