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三新”理念,共研引领成长——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实验中学历史组教师赴玉山培训心得分享会

木木夕
创建于2023-09-21
阅读 2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为加强历史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建设,明确新课标下教研的发力方向,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3年9月1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在求实楼三楼连廊办公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在历史教研组长刘老师的主持下,由参加2023年上饶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的秦婷婷和陈思梦两位老师分享培训收获与心得,华师上实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学习交流。

    一、培训内容分享

    江西省历史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第五批名师培养对象、江西省第六届电化教育教材评审委员会学科专家、北京大学全国高中历史骨干教师、江西省高考优秀评卷教师陈国华老师以“把握新课程,理解新教材,推进新高考”为主题,带来了培训的第一堂讲座。陈老师从新课程要素、新教材特点和新高考要求三个方面解读了高中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教到怎样的程度?”除此之外,陈老师还明确了新教材的教学主张,即创设“六有”历史课堂,也就是说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学会习得知识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情感积累和体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各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在这次培训过程中,除了专家们的优质的讲座外,还有三位一线的教学名师带来的三堂内容翔实,设计精妙的示范课。首先是由来自上饶中学的揭丽萍老师带来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这一课的教学讲解,揭老师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将马克思的一生作为教学主线串联整堂课,让学生对马克思及其思想有了更加具象化、动态化的认识。第二位宿旭光老师以《坤舆万国全图》为线索讲解《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课,整堂课内容丰富、知识广博、视角多样,拓宽了学生的世界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第三位童建闽老师以一个“变”字和一艘“南海一号”打通《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这一课,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这一时期的农业之变、经济之变和社会之后,还在课堂收束部分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让学生意识到文明的交流还在继续,而文明交流互鉴本质上要求推进内涵式文明交流互鉴,建构起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想高峰。三位老师在教学中紧抓“课魂”,有主题,有中心,时刻谨记“立德树人”,给我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教学参考。

    为帮助一线教师科学地研读新教材,赋能新教学,中小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上饶中学考试研究中心历史学科骨干成员、上饶师范学院兼职授课教师、江西省中小学基础教育精品课专家库成员揭丽萍老师在讲座中提出施教应注重“三新”,即“因才施教”、“因材施教”和“因情施教”。“因才施教”指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因材施教”则强调要正确利用好新教材,用揭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最后是“因情施教”,这个“情”一方面指在教学中要有情境意识,另一方面指要做一个有温情的历史老师,只有对学生、对自己有温情,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培训的最后一堂讲座是由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上饶市名师、上饶市“最美教师”、江西省名师培养对象、曾指导青年教师多次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的吴萱老师带来的对新教材的进一步阐释和解读。吴老师在讲座中强调课标的重要地位,要在课标的指导下细读教材,把教材当做教学的资源库。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贯彻中央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

    二、培训心得感悟

    通过这次培训,秦婷婷老师体会到扎实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充分利用教材,梳理出教材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既要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又根据学情设计问题链,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真正落实学校高效课堂理念。

    紧接着是陈思梦老师的分享。陈老师体悟到了历史德育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历史学科的“铸魂”功效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帮助高中生学会辨别与思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信仰、有道德、有文化的现代人。

    教有所得,研有所获。本次教研会在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与历史教研组的交流中圆满结束。面对新形势、新高考,华师上实历史教研组成员将坚持素养导向,继续探索高效课堂,不断深入研究教情、学情、考情,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为全体学生的历史学习赋能!

阅读 2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