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鄱阳湖吹来

谢彩琴
创建于2021-06-08
阅读 7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六月的风从鄱阳湖上缓缓吹来,袅袅如歌。这风从遥远的历史深处吹来,回响着赣鄱大地千百年来的余音,这里有赏不尽的山川美景,唱不尽的戏曲渔歌,阅不尽的千古文章,尝不尽的闸蟹鱼羹……

寻找风向标:山川美景  戏曲渔歌

我和鄱阳的初见源于2021年的6月。这个6月是一个一如往常的六月,这一年的高考亦如往常的高考,虽有疫情的影响,但一切都稳妥地行走在章法里。6月4日上完最后一堂语文课,和学生进行了简短告别后,我开始收拾行囊,简单安排好两个孩子的周末,便跟随三清媚女子文学社奔赴另一场热浪。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于是就在六月的第一个周末,我第一次来到了美丽的鄱阳。入住伴湖酒店后,透过淡蓝色的玻璃,我看见了窗外的斜阳和错落有致的建筑,不远处的鲜花也在悠然绽放,湖水泛着蓝光,小城安宁而美好。

由于我们到达的时间已近六点,于是我们放好行李后,便在酒店用了晚膳。一桌美味的饭菜让我们感受到了鄱阳人民的好客与热情。尤其那带着清香的青椒炒肉、那个我叫不出名字的美味的鱼羹,于风尘仆仆的我而言,是一场身体的抚慰。那种清香是儿时不染纤尘的醇香,那种美味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味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澄澈,于是我在心里不断感叹“这得是多好的水,方可孕育这么美味的鱼啊!”

晚饭后,我们驱车来到饶州古镇。道路两旁是满满排列的车辆,古镇里游人如织。一进门,便瞥见大红的花轿,轿夫们抬着它在唢呐乐鼓声里悠悠向前,俨然一副历史婚嫁画卷。再往前走,便是古香古色的街道,白墙青砖、瓦缝参差,于错落有致中庭院深邃,于灯火交织里再现繁华。这一刻我才知道,原来鄱阳是古饶州府邸所在处,“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鱼之饶”,说得便是它了。当晚八点,我们还有幸目睹了喷泉盛宴。波光粼粼的景观湖上,一场美轮美奂的水秀表演正在进行着,游人们纷纷拿出手机,定格下这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在古镇里漫步,我们看到了与景德镇陶瓷、北京景泰蓝合称“中华三宝”的脱胎漆器店,还邂逅了鄱阳赣剧表演,不少游客止步楼前,感受这耳目一新的赣剧文化。很显然,我不是一个赣剧迷,匆匆一瞥后,我便信步湖畔。在亭台楼榭里穿梭后,我便驻足湖心小岛上,任晚风撩动秀发,我在岛上极目远眺。


此时的我,应该算一个合格的游客,在这碧波环绕的小岛上,我享受着微风的轻抚,脑海里是苏轼《赤壁赋》的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立之年的我,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上有几近古稀之年的父母,下有一双垂髫小儿,事业属于上升期,孩子的教养问题,工作的压力,车贷、房贷的各种难题不期而至,身体的各种状况频频亮红灯,渺小的我不正如卑微的蝼蚁、弱小的蜉蝣吗?

只是伫立在这天地之间的我,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庆幸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没有活成一粒随波逐流的尘埃,能在纷扰的尘世寻求一方静谧,在这样一个有点忙碌的周末“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应该释然的,恰如苏轼总结的那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有今晚这美丽的月色和灯火相伴,有一群爱着文学的姐妹相陪,有温柔的微风相随,如此山川美景,怎可辜负?那些人间烟火就暂且搁在一旁吧……

大约九点钟,我们回到了酒店,卸下了一天的疲惫。养精蓄锐,为着第二天的奔赴!

风往哪里吹:千古文章 璀璨文化

6月5日早晨,我在一片霞光里醒来,8点钟我们如约登上大巴车,开始了鄱阳湖之行。在去往鄱阳湖的路上,我们中途停了车,因为那里有一幅不容错过的历史画卷。走进瓦屑坝移民文化生态园,我才知道中国历史上三大移民之一的“瓦屑坝移民”的来龙去脉。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波湖大战”,以陈友谅身中流失的告终,于是波湖变成了朱元璋的龙翔之地,这场大战也奠定了他立国的根基。可是慑于统治的不稳,洪武年间,朱元璋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瓦屑坝大迁徙运动,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并且规定“不允许回迁”,这在通讯并不畅通的明代,无异于此生永不复相见。于是生离死别的悲剧就在瓦屑坝持续上演了40余年,这将近半个世纪的移民,只瓦屑坝就迁走了百万人口。讲解员告诉我们,有些家庭只能摔破瓦罐,一分为三,一分为四,或者一分为五,以作日后相认的信物。并且移民们迁移的时候,双手一直反扣在背后,一根长绳子系着,没有人身自由;只有需要大小便时,才能对着军士喊“解手”。站在油画前边听边看,我心里满是酸楚。

在移民文化馆里,我还了解到,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医药学巨圣李时珍、两弹元勋邓稼先等都是瓦屑坝移民的后裔,他们的祖先虽然离开了鄱阳这个故乡,却在另外一个地方落地开花。此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也曾“知饶州”,兴建郡学、减免赋税,守护一方安宁;北宋状元名臣彭汝砺、南宋文化巨匠姜夔、东晋大司马陶侃都是地地道道的鄱阳人。

参观完瓦屑坝移民文化生态园,我们驱车去了鄱阳湖。碧波荡漾,微风吹拂,偶有沙鸥飞过,由于不是金秋时节,所以未曾看到“锦鳞游泳,沙鸥翔集”的画面,也不曾邂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但是无论什么季节,湖面的微风依旧,鄱阳湖的浩渺依旧,中国最大淡水湖的气势依旧。

青萍之末:乡镇大舞台的铿锵玫瑰

如果说古饶州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那么今天的鄱阳就是一幅生动的水彩画。因为在高家岭乡的会议室里,在龙岭村田间,在稜云谷中,我们见到了一位有气质、有气场、有担当的女书记——韩庆云。已是不惑之年的她,看起来却是和我一样的脸庞。干练的短发,爽朗的语调,一开口便把我吸引住了。那些诸如“脱贫攻坚”“增减挂”“抗洪抢险”“抗疫防疫”之类高高在上的词汇,经她一解说,便那么浅显明了。她告诉我们乡镇有大作为,网格化管理让她和群众走得更近了;党建一拖三让他们的队伍建设更牢固,她还饶有兴致地分享了她在处理一起“乡镇械斗”中的经历。坐在我面前的是一身棉布素衣的弱女子,交谈中呈现的却是雷厉风行的女干部。为了尽可能地满足百姓需求,她办公室的大门从来不关,她笑着说到:“群众来敲书记的大门,那是需要多少勇气啊,但是鉴于以往经历,也要做好防备。所以我的桌子上从来没有剪刀、水果刀之类的尖锐物体,毕竟我也是弱女子啊。”

在2020年的脱贫攻坚迎国检中,专家组驻守鄱阳22天,高家岭以“0”问题完美收官;在同一年的抗疫防疫中,她守在乡镇52天没有回家,并将她对群众的殷殷嘱托制成抗疫宣传录音,在村落的广播站播放;在同年7月的防汛救灾中,她在圩堤上住了20多天,直到防汛工作的结束。

如果说这一串数字是烫金的政绩单,那么稜云谷便是这位巾帼女子的情怀。这个以茶园为抓手,集农业、林业、休闲一体的生态园端庄秀丽地站立在静静的山谷,恰如忧以百姓、乐因百姓的韩书记,宁静而又娴雅。

风继续吹 期待美好再遇

伴着斜阳,伴着微风,我们踏上了归尘,车窗外,一袭白衫的高书记向我们轻轻挥手,此番鄱阳之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六月的风温柔而清晰,恰如鄱阳湖的水静静流淌,风拂过我们的臂弯,水流过我们的脚踝,向着遥远的未来绵延而去,向着美好的明天蜿蜒流淌,我坚信,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终会再遇美好。

阅读 7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