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预制菜进校园”的舆论恐慌

张晓毅
创建于2023-09-20
阅读 6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9月开学季来临,各地学校统一配餐引起的“预制菜进校园”问题,正在多地持续引发热议。家长反对的理由,因质疑其中的健康营养等问题,认为预制菜不如学校食堂现做的新鲜,加了防腐剂,对孩子身体不好。家长们反对预制菜,一方面,这来自于每一个人的“经验”,现做给人的感觉更放心,另一方面,人们对“预制菜”还缺乏了解。关于“预制菜”的各种想法,应该有充分的交流,很多家长渴望的只是一种“选择权”,这种声音应该尊重。

  预制菜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一般指大型的预制菜工厂,把食材、辅料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封装,然后出厂售卖。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

  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采取的是中央厨房供餐模式,即在一个大型厨房做,然后配送到多所学校。中央厨房模式,本身并不涉及防腐剂问题,但也可能使用预制菜作为原料。

  家长支持原有的食堂模式,但食堂的安全就完全有保障吗?

        从6月到9月,短短3个月时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高级中学城西分校,位于江苏句容的南京财经大学桥头校区学生食堂,云南省曲靖市二中云师高级中学,辽宁朝阳双塔区一所高中就都出现了食物中毒事件。

        这是不少学校食堂的常态,这个常态很难改变。因为小规模的食堂,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冷链不完善;使用过期食材,食材变质;加工储存处理不当,生熟不分,餐具等未严格消毒;从业人员缺乏基本卫生知识及责任心,卫生防护意识较差等现象。

  在现有的经济水平下,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很难有质的飞跃。从这个角度,预制菜其实反而可能是食品安全的一个提升。

       和其他工业一样,预制菜的集中度很高,是大工业生产模式。大规模工业化的安全程度,肯定是比小农式生产好的。

        食堂到菜场买菜,买的是不是农药超标,谁也不知道;采购的员工,是不是贪了黑心钱买了劣质品,也没人知道;老板赚了黑心钱,被发现了,大不了换个地方。但预制菜大厂,采购面向的是有规模的农场,预制菜工厂也有专门的设备去检测,也能承担得起检测的成本;在关键的采购岗位上,大规模的厂商都会设置相互监督、制约的人员;作为大规模资本,预制菜厂都是有商誉的,不会为了小利铤而走险,得不偿失。

       你买一辆车,知道要大牌;你去买生鲜食品,也知道去大超市。这些事上,你都知道,大牌比杂牌安全,那么,为什么到了中午饭这个问题上,就觉得杂牌、无牌的食堂一定比大牌的预制菜厂家安全呢?

       抵制预制菜,其实是一个舆论现象,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是受到短视频的舆论影响。

       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带有恐慌、愤怒等情绪的话题,更容易吸引流量。很多自媒体,为了流量就会选择这类话题。

阅读 6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