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秋季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秋季腹泻、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水痘等。为了加强广大师幼、家长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构建和谐健康校园,我园现将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丽的季节。
秋季常见幼儿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疱疹性咽峡炎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其防控措施参照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及如厕后。
2.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所有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应该彻底煮熟才食用。应避免进食没有烹煮的食物(例如贝类海产,特别是生蚝)或食物内含有不会被煮熟的原料 (例如预制或预先包装的沙拉)。
3.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须立即清理呕吐物/粪便,及妥善消毒被污染的地方,清理期间,应安排其他人士远离被污染的地方。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减少在空调房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水龙头、门把手等传播,也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预防措施
1.注意手部卫生。
2.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
3.个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避免共用、混用毛巾和脸盆。
4.有条件可以对毛巾煮沸消毒,但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剂,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健之素、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秋季传染病预防策略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培养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
2.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准备多样化营养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少吃油炸、冷饮和甜食等。不喝生水、不挑食、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3.生活作息规律
不熬夜、不晚睡、培养孩子自主入睡、规律作息,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时长,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
4.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每日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左右,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孩子体质。
5.适当增添衣物
天气变化无常,给孩子增添衣物可以和大人穿的一样,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家长就不必给孩子多穿。孩子的衣物尽量选择温暖、舒适、穿脱方便的。
秋季卫生保健小常识
补充含维生素D的食品来帮助钙质吸收,儿童要多晒太阳,必要时还可以添加钙补充剂,以预防儿童佝偻病和牙齿发育不全。
5.多喝白开水
秋季应鼓励儿童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个够。一次性大量喝水,会淡化胃酸,不利于消化食物和杀菌,补水宜少量多次,并且最好喝白开水。
6.注意饮食卫生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应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儿童应少吃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饭菜和不洁食物,半成品和熟食应在取食前充分蒸透烧熟。
同时,应格外强调的是应注重培养孩子在饭前便后洗手的生活习惯,并将孩子所用餐具定期彻底清洗消毒。只有重视了饮食卫生,才能较好地预防或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家长如何配合工作
1.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积极配合班级教师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做好幼儿的个人卫生。
3.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按照季节变化及时给幼儿增减衣物。
4.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人口聚集的场所和空气污浊的场所游玩。
5.家长应坚持入园前和回家后给幼儿自查,发现异常(例如:口腔有溃疡、皮肤有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与班级教师联系。
6.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坚持上幼儿园,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要加强幼儿在家的饮食卫生的管理,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洁饮食。
7.加强家园沟通,及时交流幼儿的健康状况。
发现疑似传染病怎么办
1.家长若发现幼儿为疑似传染病时,不要惊慌。要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2.若医院确诊幼儿为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和班级教师联系。做到早报告。若排除传染病也要持医生证明方可入园。
3.按照医生要求对幼儿进行隔离治疗,幼儿痊愈后须持医生证明入园。做到早隔离,早治疗。保护易感人群。
4.在观察和治疗期间,希望家长多和班级教师保持联系,同时我园教师每天也会通过电话给幼儿以身心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