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

一叶孤舟
创建于2023-09-20
阅读 33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大,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由于孩子们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很容易成为常见传染病“攻击”的对象。为此,家长朋友们应做好预防疾病各项防范措施。

家长们对手足口病已经不陌生,但对疱疹性咽峡炎是不是还觉得只是普通的扁桃体化脓呢,其实它的传染性不亚于手足口病哦。让我们来认识吧!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疱疹主要部位有嘴里、手上和脚上,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与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

如何治疗、护理:

怎么治疗: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建议最好去医院遵医嘱对症治疗。

怎么护理:

      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温馨提醒: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串门,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疱疹性咽颊炎的预防工作:

1.勤洗手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看到什么都想去摸一摸,玩一玩,这样手上就容易沾染一些细菌,而很多孩子都喜欢把手放进嘴里,细菌就会进入孩子的身体。(在幼儿园老师会监督小朋友们洗手,在家也要多注意哦)

2.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空气流通性差,孩子容易接触到病源。

3.多喝水。

      养成孩子喝白水的好习惯,一来可以补充身体水分,二来能让体内的毒素、病毒更快的排除体内,降低疾病的传染几率。

4.保持居家通风换气

      对于一些多半时间呆在家里的小朋友,要保证家里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玩具要经常洗。

      家庭里的玩具使用率很高,上面会有大量细菌附着。因此玩具要经常清洗,保证清洁。

6.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孩子均衡的膳食营养。

      要保证让孩子吃新鲜、干净的食物,保证均衡的膳食营养,培养孩子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7.增强体质,加强锻炼

      每日都坚持户外运动,保证孩子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质,要带孩子多晒太阳(但要避免日光暴晒)。

8.每天检查孩子的健康情况。

      请家长每天早晨检查孩子体温和皮肤情况,如果有发烧、皮疹等情况就要及时治疗。并如实告知老师幼儿病情诊断,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阅读 33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