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专家引领方向 交流助力成长——

罗禹卓越教师工作室开展“深刻思政”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暨推广运用学校(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请进来”(第一次)活动纪实

创建于2023-09-20 阅读254

活动方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根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成果应用课题立项评审结果的通报》(琼教科研〔2022〕19号)、海南省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组织要求,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定于2023年7月15日邀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39-新时代中学思政‘深刻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推进”专家团队到校开展第一次“请进来”活动。

专家团队

  本次“请进来”专家入校指导活动专家团队如下:

1.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罗禹院长。

2.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桂立成教授。

3.万宁市教培中心,顾兴海主任。

课题参与人

  本次活动参与人为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钟海花,蔡日艳,赵森,王连稚。

交流研讨 答疑解惑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请进来活动。校党委书记,校长唐发井,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王娇妹亲自到会。

  活动第一项,由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组组长钟海花汇报前期成果推广应用情况。钟老师分别从理论学习,主题教研,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向专家进行详细汇报。

  活动第二项,由桂立成教授进行专家讲座——《中学思政“深刻课堂”成果应用与再开发》。

  活动第三项,由顾兴海主任进行《眼中有人,心中有标,手中有法,脚下有路》专题讲座。

         活动第四项,由罗禹院长进行专家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政“深刻课堂”大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现场,课题组教师学习氛围浓厚,认真聆听讲座。

  活动最后一项,与会人员进行应用研讨,问题交流。

  蔡日艳老师学习感悟:大单元教学设计我是第一次尝试,整个单元规划和课时设计,必须建立在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基本学情的深度分析基础上的“再建构”。教师要参照课程标准、更好地开展教学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我们所指的“单元”是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大单元教学”体现在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的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大单元的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实际上是比较高的。一方面开展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更多的备课内容,提前将整个单元的教学方案都整理清楚,并且进行整体的教学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整个单元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更加细致的捋清教材逻辑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们现在使用的是2022版的新课程标准,对于新课标的内容我还不是很熟悉,对新课标的理念领悟的也不到位,仍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读新课标。我们现在是尝试进行设计,而实践研究则是教师将“大单元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地实施与呈现的过程,那又是新的探索和挑战。深刻思政,我们一起向前走,加油!

  赵森老师学习感悟:

        一、理念新-教学评一体化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这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改革方向标。“深刻课堂”研究成果就是以教学评为主线。串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项深刻的教科研成果,预期在教学实战中展示其生命力,尤其在农村薄弱学校效果更明显。我校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荣幸成为受益学校,感谢研究项目组无私奉献,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二、易操作-课堂模块化

研究成果以模块化构建课堂教学,即情境感悟、聚焦问题、思辨释疑、内化反思四个模块。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简化备课,流程精简,容易操作。关注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达成。

  王连稚老师学习感悟:让思政课堂走向深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以理启智、以悟润心、以行铸魂,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深刻课堂是指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情境创设、巧妙设疑、行为实施等手段,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记的课堂教学。深刻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有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思政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思政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次请进来”活动,不仅为课题组的教师们提供了一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探讨的宝贵机会,更是对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对“深刻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建立了深度认知,课题组的教师们在接下来的实践推进中定会继续反思,提高,在研究中成长。

阅读 2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