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苏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授课人:苏慧丹—记省课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史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课活动

创建于2023-06-29 阅读14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历史教学中史料阅读与课堂讲授密切联系,但如何"融"史料阅读于历史课堂教学中成为我们一线历史教师研究的课题。针对此问题,苏慧丹老师以《选修三 第15课 文化遗产:人类共同的财富》一课进行教学实践。

各位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立意和设计提出各自的看法,苏慧丹老师总结各位老师建议,并结合自身想法后进行修改。

  本课是整套教材的收官之课,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本课设计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李凯军的《世界遗产在中国》一书,以本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对比分析为主题和线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习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树立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临高人偶戏》短视频导入,拉进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学生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概念阐释、创设活动、问题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解读文字和图片史料,培养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了解并掌握什么是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课堂总结:人类文明星辰灿烂,金字塔的雄伟,希腊神庙的壮观,故宫的典雅,平遥古城的朴拙,敦煌莫高窟的神秘,苏绣的精美……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意义非凡。这一个个文化遗产,既彰显了世界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文化多样性,还保留了历史的记忆,我们应当传承与保护。

  在听课过程中,老师们对这堂课的亮点和不足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有利于老师们集思广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阅读 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