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5日,就读三年级的我碰到了一篇语文单元习作——实验作文。为了能把作文写好,在可操作的实验项目里我一眼就选定了悬浮鸡蛋实验作为我的写作素材。与我而言,做实验就跟变魔术一样神奇而有趣。
带着呼之欲出的兴奋心情,我拿着清单开始准备我的实验材料:一瓶150ml清水、一瓶100ml清水、三滴色素、50ml食盐、一枚新鲜鸡蛋、一支搅拌棒。
实验开始,我依次观察鸡蛋在清水里沉底、在高浓度盐水里浮顶,以及在高浓度盐水的上方继续加清水则鸡蛋悬浮在瓶子中间位置,这三种情况下呈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实验效果。
在刷新了认知后,我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
一、鸡蛋的密度比清水大,鸡蛋会沉入水底。
二、往清水里加入食盐后,食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鸡蛋会浮于水位线最高处。
三、在食盐水里继续加清水,鸡蛋悬浮于清水和盐水之间。
我以为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会随着作文的上交就此结束了。然而并不是!
时至2023年7月20日,在暑假闲暇的这一天,我忽然发现悬浮鸡蛋实验做完以后舍不得丢弃的装着盐水的瓶子,它竟然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
经过107天的沉淀,瓶子里的水分被蒸发掉了一半,瓶壁上挂满了雪白的盐霜,这些层层附着的盐霜仿佛在傲娇地告诉消失的水:看,你走了,我还在呢!
更惊奇的是,我发现在瓶底居然出现了很多钻石般晶莹剔透的盐结晶——正方体的NaCI晶体。
我把结晶体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取出来,摆个OK的pose,嗯,这个造型确实很OK!
这颗结晶体是我最喜欢的一颗,它内部金字塔的造型简直是巧夺天工,犹如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来的工艺品。
还有这些像多胞胎宝宝一样,大大小小的正方体结晶挨挨挤挤地凑到一起,好像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下面就是化学元素NaCI结晶体的结构图,以及形成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NaCl晶体是指结晶状的氯化钠,氯化钠晶体为无色透明结晶,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氯离子的周围都有6个钠离子,每个钠离子的周围也有6个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就是按照这种排列方式向空间各个方向伸展,形成氯化钠晶体。
写到这里,实验应该完整地结束了吧?不!在爸爸妈妈带我去福建旅游的时候,看着一片浩瀚的汪洋大海,我疑问:咸咸的海水能分离出盐吗?如果能,那么分离出来的盐是霜状、粉末状、颗粒状、还是正方体的NaCI结晶体呢?
于是,我拿着空的矿泉水瓶子,去海里装了满满的一瓶海水,打算回家继续做实验。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工了。为了更快地提取盐分,这次我选择在煤气灶上加热。计时13分钟43秒。
果然不出我所料,水分完全蒸发以后,锅底出现了一大片盐,因为海水未经严格地过滤,水里还含有黄沙,所以蒸发后盐的颜色带着微微一点的焦黄。摸一下锅里的盐,硬硬的,它们牢牢地粘在了锅底,我只能用不锈钢勺子一点一点将它们刮下来。
就此,我的心里有了答案:海水是可以分离出盐的,蒸发后的盐更接近于霜状!
我问妈妈:“我们平时吃的盐都是来自大海吗?日本核废水开始排放,那我们以后吃到的盐也有核污染了吗?”
妈妈说:“我国食盐来源主要是井矿盐、湖盐和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占比达90%的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水影响。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原盐产能达11585万吨,产量为8390万吨,完全能够满足消费需求。”
说到这里,我长长地舒了口气:“还好,我们还有干净的盐可以食用!”
可是我转念一想,我们有足够的食用盐,那么,被核废水污染的大海该怎么办?海洋里那些可爱的生物该怎么办?对于自然环境来说,我们都只是微乎其微的沧海一粟;但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生存必须仰仗于自然。我们唯有竭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才能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