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追本溯源,

问题驱动促素养提升

——广州市曾子斌名师工作室活动简讯 

创建于2023-09-19 阅读1177

     为规范开展常态教研,有效地促进学员的专业成长。2023年9月19日下午,广州市曾子斌名师工作室在花都区圆玄中学多媒体室开展了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曾子斌老师主持,特邀广州大学卢建川教授进行了以《基于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揭示数学本质的问题驱动教学》为题的主题讲座。

     卢教授先从问题驱动教学的研究背景及渊源,研究与实践的状况两方面讲述,问题驱动教学要面对原始情景、思考原始问题,用合情合理的数学问题驱动学习者的数学思考,而不是形式化的技巧教学。再通过《基本不等式》与《复数的概念》两个具体教学案例,形象地展示了在教学中如何根据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来设计问题呈现其逻辑体系,指出问题驱动教学中的问题应该是朴素的、原始的、本质的,能推动数学家去创造数学的本原性的问题,而不是习题,实际问题或原来教学法意义下的“问题链”。

     卢教授的讲座让学员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研究不能拘泥于一版教材,需要用批判的眼光来比较多版教材(文献)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呈现形式,更需要增加数学阅读,全面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随后,曾子斌老师进行了以《常态教研促提升,齐心合理共成长——基于课例的成果提炼及其思考》为题的专题分享。曾老师从“课例研究”的内涵、分类以及成果表达等三个方面具体讲述了基于成果提炼过程中的要点,鼓励学员们将教学中的问题变成教研中的研究主题,做一件事,形成8个成果:文献综述、教学设计、讲课PPT、说课PPT、学案、五点量表、微课和教学论文。

         本次活动,工作室成员收获满满,受益良多。希望我们工作室成员们能够通过每一次活动,进行自我积累、自我挑战、自我建构,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从优秀走向卓越,收获教育的幸福!

附上老师们的学习心得:

      今天听了卢建川教授的《基于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主题讲座,感触颇深!卢教授虽任职高校,但仍钻研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从平时听课困惑激发关于"问题驱动"的思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卢教授讲的两个高中数学课例,1.《基本不等式》,不同版的教材对基本不等式的引入是不同的,哪个版本或者说那种设计更符合常规思维逻辑和学生认知呢?以"苏教版"为例,详细分析,真知灼见,指出其中不符合数学逻辑的地方,指出为引出知识而设计的伪情景,然后给出更合理的教学设计,这种研究教材的思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之后研究教材及教学提供了示范案例。2.《复数的概念》,这一节课我曾经上过公开课,所以感触最深,自己在上这一节课时比较重视知识的呈现和重点结论的重复,完全看不出课本设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比较信奉教材,信奉权威,听了卢教授的分析,茅塞顿开,我们应该常持怀疑的态度搞研究,尊重数学渊源。——田慧

     问题驱动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教学策略研究方面的话题,相关的资料很多,卢老师结合自己所做的文献研究成果,指出“问题驱动”中的“问题”不等于“问题链”。为了让说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他以“基本不等式”和“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为例,先从知识的内在逻辑层面批判了教材里创设的数学情境的不合理之处,然后剖析了如何发现二者的本原性问题(基本不等式源于求最值,证明的方法是配方法;复数源于历史上对旋转问题的研究),指出能揭示知识来龙去脉,并且有科学价值的问题才可称之为“本原性问题”,最后卢老师根据找到的本原性问题对上述两个案例进行的教学重构。

    卢老师不愧是大学教授和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今天以最接地气的案例分析法启发了我们如何用批判性眼光审视教材,探寻教会学生认清所学数学知识本质的路径和方法。——沈玲丹

     今天有幸听了广州大学卢建川教授《基于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专题讲座,让我对问题驱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问题驱动中所指的“问题”并不是习题或实际问题,它是朴素的、原始的、本质的,能推动数学家去创造数学的本原性的问题.更不是原来教学法意义下的“问题链”的问题!而是提供一条理解数学、享受数学、学会数学的途径.让学生能知道为什么要研究、要学习某个概念某个课题.卢教授结合两个高中耳熟能详的案例《基本不等式》和《复数的概念》,用问题驱动模式重构了教学设计,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了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意义。数学教学也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去教学,而不是因为要学这个知识点才去创造问题后再去解决问题,让教学自然,数学自然。——章志光

阅读 11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