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孩子容易出现“秋燥症”,如何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福田区温新幼儿园宣传部
创建于2023-09-19
阅读 2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高气爽,孩子却总因各种不适而哭闹?很可能是“秋燥症”惹的祸哦!入秋后,外界气候逐渐由凉转寒,空气中水分减少而变得干燥,而人体内的水分挥发速度加快,容易使孩子和身体内出现脱水的状况,进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我们称之为“秋燥症”。

秋燥有哪些症状,怎么预防和护理?

  症状1:皮肤干燥 

从解剖学来看,孩子皮肤的厚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极其娇嫩,很容易流失水分,会更加干燥,重者发生皴裂,尤其手掌和足底部是人体受摩擦和受压最多的部位,容易产生保护性增厚的现象,表现为皮肤坚硬而缺乏弹性,加上皮脂腺、汗腺分泌较少,活动时牵拉就容易皲裂,引起红肿、疼痛。

  预防&护理 

秋天的皮肤更渴望滋养。妈妈平时经常要给孩子擦用婴儿润肤品滋润,以保护好双手、额头、面部及四肢末端皮肤;给孩子洗澡或洗手或要尽量少用肥皂或药皂,应该改用多脂香皂或是含有油性的洗面奶或沐浴露。每次洗手或洗澡后,应该立即把手彻底擦干,再抹护手霜或其他护肤油脂保持滋润。外出时尽量避免让皮肤暴露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





症状2:口唇干裂 

口唇干裂一般是因气候干燥引发,孩子经常用舌头去舔,更容易使口角干裂。除此之外,冷干的气候常使孩子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周围的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

  预防&护理 

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口角炎的诱发因素,故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可以有效预防口角炎的发生。保持口唇清洁卫生也至关重要,进食后及时擦嘴也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在家给孩子服适量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连服3~5天,有助于防治口角炎。



 

 症状3:口渴便秘 

孩子需要的水除了来自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生成的水和食物所含的水分(特别是奶类、汤汁类食物含水较多)外,大约有一半的水需要通过直接饮水来满足,这个量约为600至1000毫升。判断饮水是否充足,除了孩子口渴外,还可观察孩子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如果孩子排尿次数过少,也应当引起注意。

便秘是指排便时拉出干燥坚硬的大便,排便过程困难而痛苦。水喝得不够是促发原因之一,更多的口渴便秘是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素引起的。

  预防&护理 

◆补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多喝水或清凉饮料,少喝甜味饮料。事实上,白开水是孩子最好的饮料。补水中需要注意,不要等孩子有喝水的表示时再大量喝水,要少量多次饮用;不要在临近进餐时急迫饮水,以免冲淡胃液,干扰正常进餐。

◆调整饮食。这是解除便秘的关键。除了每天喂足开水外,半岁以上的孩子应该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平时不吃或少吃“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红烧食物)或辛辣食物。正在断奶期内的孩子便秘时,可增加辅食。除了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类,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




症状4:咽喉疼痛、干咳 

咽喉疼痛的时候往往表现为精神不佳、不想吃东西、不愿吞咽等症状。咽喉疼痛常常是由感冒或扁桃体炎引起的,可伴有发烧。

  预防&护理 

1.鼓励孩子多喝水;

2.保持室内的湿度在55%以上,在空调房里放上一盆清水;

3.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对缓解喉咙痛或干咳有很好的疗效。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连续数天。

4.如咽喉疼痛是感染所致,应及时看儿科医生,使用有效抗生素疗效更好。





症状5:流鼻血 

流鼻血好发于气候干燥的秋末初冬季节,用手指挖鼻孔的坏习惯是引起流鼻血最常见的原因。据统计,大多数孩子鼻出血为单纯性鼻病或外伤引起,约90 % 的孩子出血部位发生在鼻中隔前下区(医学上称为黎氏区),这是因为该处黏膜极薄,位置浅表,接近软骨,这部分血管表浅,血液供应丰富,无肌肉组织支持而易受损伤。

  预防&护理 

孩子若有鼻出血的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正确做法是:

1.让孩子坐着或半躺,头稍向前倾,让鼻血流出来,教他(她)张口呼吸,避免鼻血流入口腔或将流入口中的血液咽下而引起呕吐和腹痛。

2.家长用拇指和食指掐紧孩子双侧鼻翼,使鼻翼软组织靠拢于鼻中隔,一般掐紧孩子双侧鼻翼最好看着表计时,一定要掐足鼻翼5~10分钟,才能收到止血效果。同时冷敷前额部,促进血管收缩,出血就可以止住。

阅读 2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