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多年绵延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上古时期的中华文明以“保留氏族制度的维新的路径”,将君权与宗权合为一体,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先贤于商周之际超越了早期鬼神天命观,保留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发展出以德配天的人文理性。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世,如儒家以仁学和礼教为核心、道家视自然无为为要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良方、法家将隆礼重法作为治国理政的根基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文理性不断诠解早期的上帝鬼神观念、祖先信仰、天命观念,“神道设教”成为此时期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理路。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中国化的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是中华文明在这一理路上自我演进的成果。
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品格的民族,中华文明是自成体系的文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文明底蕴,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因其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自我文明的历史逻辑展开,才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形态,更有示范和借鉴意义。换言之,历史启示我们,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才具有强大生命力,才能成功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坚持“两个结合”,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实践中不断努力寻求文明迭新之路,薪火相传,赓续不辍。历史启示我们只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中华文明一定可以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大放异彩,再谱新章。
(龙岩市武平县华山萤石精选有限公司 覃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