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格局 》读后感

海阔山遥
创建于2023-09-19
阅读 6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昨天听了一本书,叫《学习的格局》。作者是育儿专家、音乐家谭盾的夫人黄静洁。本来是听书,觉得这个访谈对象音色醇厚甜美,可以听得出是一位非常自信且有魅力的女性,所以就转到视频,想看一看这位作者的长相,相由心生,作者的知性美体现了她的精神长相,听完这本书,搜了搜她的信息,得知是著名音乐家谭盾的妻子,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介绍那一栏把育儿专家放在谭盾夫人这个称呼的前面,让我想起了《Becoming》这本书的作者,美国前总统夫人Michelle Obama。虽然她以第一夫人的身份为大众熟知,但这本书并非名人政治传记,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经历,所以,“她”变成了她自己。

         作者试着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视角,在《父母的格局》这本书之后,写了《学习的格局》。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往往看的点更多、面更少;看的结果更多,过程更少;看孩子更多,看自己更少。这些局限,与格局有关。

       什么是父母的格局?有高度的视野、有广阔的胸怀、有厚度的理想。视野,是我们攀上高山,然后把肩膀让给孩子,让他看到更远的远方;胸怀,是包容,带给孩子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世界观影响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沉淀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理想,就是抱负,深远理想带给孩子远大抱负,不仅仅看到眼前,还可以看到海洋天空山川。

  卡普尔教授讲到,什么是有效犯错和无效成功,比如考了100分,其实对你来说却没有长进,是无效成功;在搭积木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尝试新的搭法,虽然总是失败,但他学的比那个搭对了的孩子要多,所以他的犯错是有效的。关键看你是否能够从错误中学到东西,让孩子能够感受到错误的结果。我们对孩子所说的目标,往往是家长的目标,是局限于分数层面的目标,与其只盯着无趣的分数,不如跟孩子更多地聊聊生活中的目标,你想要获得什么,进而把这个目标变成孩子内驱的动力。这就是跳出“差生陷阱”,想办法让孩子建立内驱力,建立自己的目标。

  关于学习效率,我们可以让孩子的能力和要学的东西对位,让他在适当的、适合他能力的水平上先学,小步上升会更有效率,建立自信心,获得驱动力。

        这让我想起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激发潜能之后到达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激发潜能。让他的发展更加成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目光放在孩子的未来水平,提升潜在发展能力。

        所以我们看,专家或者成功经验的获得者,往往都是基于某些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自己的方法。

  关于学习效率,记忆也很重要。有一个戴尔金字塔模式,尖的知识留存率很低,比如在一场滔滔不绝的访谈对话里,我们记住的可能只有5%,但是,经过复述给其他人,可能就会达到90%。

        这让我想起一本书,这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写的《考试脑科学》。我在课堂上进行读书分享环节,一位高二年级的女生向同学们分享的书。如何弯道超车,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大脑,提高记忆,方法很重要。大脑像一台计算机,海马体负责“信息是否必要”的判断,它就像一个公正的判官,对进入大脑的信息下达“价值判决”,只有被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它是节能主义者,严格防范各种无用信息通过大脑。“必要信息”就是在险境中获得经验,以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危险,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海马体演化时间有2亿5千年左右,人类高度文明的历史只有1万年,考试更是近几百年的产物,因此海马体的审查标准还停留在“是否影响到生存”的老旧阶段,无法将考试的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所以,我们要试着欺骗海马体,从而增强记忆。不断重复,让海马体产生“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进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所以,复习是最好的记忆方法。

        回到刚才讲到的戴尔金字塔模式,记忆就是不断去调用,站在海马体的角度,“这个信息竟然会被如此频繁地调用,看来必须要记住它才行。”我们常说,讲一遍记的更清楚,“讲就是最好的学”,原理就基于此。小组构建里面的探究学习、兵教兵互助学习,展示交流等环节,通过复述进而获得更加深刻的记忆,刚好也有理论支撑。记忆完定期考试也是不断调用的一种记忆方法。

        我们知道,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曲线The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它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可以提升记忆能力。

        学过的知识,在48小时里必须复习一次,不复习的结果可能是70%会被遗忘。笔记法能够帮助架构学习内容,帮助检索不记得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写下读书感的原因。

         回到这本书,作者谈到:“你的孩子是为世界养的,当世界需要你孩子的时候,你的孩子就有出息了。”所有的教育,你希望它呈现哪一面,就需要让他在呈现出这一面的时候,感到美好、成就和快乐。阅读可以让孩子学会超越平庸,掌握关键能力。《论语》讲“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利用社交扩大孩子的学习半径,找到能给自己带来更多信息量,“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朋友,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父母带给孩子的应该是无形的东西,你是孩子的榜样。

  这里提到“康奈尔笔记法”,把一页纸分成三部分,右边最大空间是“笔记栏”区域,就是平常做笔记的地方,记录内容要简练。左边竖着的一条空间叫“线索栏”,是用来归纳右边内容的,上完课之后回顾,把要点写到左边,一方面复习一方面理清头绪。下面那横着的一栏是“总结栏”,总结这页记录的内容。这个总结可以延后做,起到促进思考消化的作用,也是笔记内容的极度浓缩和升华。以上听起来有点像听课记录。对于复习的提纲挈领,提升效率有帮助。总而言之,都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

阅读 6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