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呵护健康,预防先行——锦绣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宁静致远
创建于2023-09-18
阅读 2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冬季

              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 

我们不光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同时还要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做好多病联防的工作,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幼儿穿衣实用妙招

秋天的气温,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入秋后迫不及待地为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这样没有过渡的添衣,会影响孩子皮肤的散热,更容易削弱孩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春捂秋冻”,秋冻,就是尽量少添一些衣服,这样对预防感冒有好处。对于体质弱的宝宝,立秋过后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包括肚子、手脚、背部的保暖。家长们一定要给宝宝穿上袜子,避免脚部受凉。

1、早晨入园时,可以为孩子穿上一件外套挡风,推荐拉链款,方便孩子穿脱。

2、根据孩子在幼儿园的运动量,让孩子比成人少穿一件,保持后背温暖即可,不捂汗。

3、除了打底衣服,剩下的几件薄衣服直接换成一件方便穿脱的厚外套即可。

4、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为孩子适当增减衣物。

幼儿穿衣实用准则

            判断幼儿衣量是否合适的标准

因为小朋友的心脏较小,搏动力量较弱,搏动出的血量较少,达到四肢末梢的血也较少,所以局部摸起来会偏凉,这是正常现象。小朋友的颈部、胸、后背温热没有汗,手脚适中(比背部稍凉),说明衣服的量正合适。

                 三暖、二凉原则

所谓“三暖”的法则,即“背暖、肚暖、足暖”。保持小朋友的背部的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发生。如小朋友腹部受凉的话,会造成小朋友的脾胃虚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另外,小朋友脚上的神经是比较多的,而且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二凉”指的则是头凉、心胸凉。小朋友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证幼儿头部散热。幼儿如果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要保证小朋友心胸凉爽舒适。

秋季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1、主要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2、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水痘

1、主要症状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至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瘆”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至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斑疹、丘瘆、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水痘的瘆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得过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

2、传播途径

水痘患者是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瘆液中,自发病前1至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患者12至21天发病。

3、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接种水痘疫苗。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脱落了,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

1、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2、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3、预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切记,千万不要跟小朋友嘴对嘴亲亲哦,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

2. 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对小朋友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诺如病毒

1、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2、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3、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流行性腮腺炎

1、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2、传播途径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至3周发病。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极强,流腮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流腮潜伏期为8-30天,平均18天。患者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后9天均有传染性,可经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或者含有病毒的污染物传播。

3、预防措施

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亲爱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孩子入园时请配合保健员晨检,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异常情况,重视家园配合,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相信我们家园合作,定能筑起一道健康屏障,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阅读 2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