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定学·问题导学·互助促学”示范课活动之语文大组教研

莒县第六中学
创建于2023-09-18
阅读 27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9月18日下午,莒县第六中学语文组开展“目标定学·问题导学·互助促学”示范课活动之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七、八年级语文教师参与联合集备,教导处荆兆欣主任主持,旨在更好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使新入职教师能够迅速直观体会六中“互助促学活动设计”,以便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时间限制、学生的交流范围、展示问题的方式、评价方式四要素,实现专业化精准成长。

  第一环节由杨真老师进行示范课《咏雪》:

  杨老师依据“目标定学·问题导学·互助促学”的教学模式,设置以单元目标为统筹并服务于单元目标。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运用评价量化表对照译文给同桌打分等活动规范学生对文本的翻译。品读课文部分以师友朗读原文、学友回答问题、师傅补充等方式总结本文主旨。随后的巩固训练,师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等问题。

  新入职青年教师浅谈感受:

        崔清华认为杨真老师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环节紧凑,设计的重难点问题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兴趣能够被充分的激发。重视“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互助学习,评价体系完整,重视课堂知识的积累以及当堂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议,总结到位,评价中肯。

        郑小双则从课堂模式方面评价:1.在课堂中有目标的进行教学内容,通过目标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2.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还不够明确,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3.通过问题来进行引导,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在这节课中,我收获了很多。但是总体来说,七年级对文言文的接触比较少,还需要老师在具体字词的翻译方面多加指导。

  七年级备课组长张凌云: 

        这次示范课有利于新六中人迅速明晰具有六中特色的问题串的设计方式,以及在学法、教法等方面六中特有的教学理念。最后张老师针对这堂课的几个环节,做出了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修改和创新,躬行验真知,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学习!

  六中语文学科主任刘伟英:

        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坚持问题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以提问、小组合作,师友互助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整堂课效果显著。根据七年级学生学情进行具体课堂相关环节设计指导,并鼓励青年教师:“一个老师进了一个学校,要想立足,靠的是团队协同;但要想走的更远,要靠教研和扎实的教学功底。”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青年教师一定可以快速成长!

学校业务校长徐步达进行总结评价与指导:

        充分肯定了本堂课整体设计,尤其是“问题导学”环节。同时也提醒青年教师们,既要重教学的内容,也要重内容的展现形式,问题串设置不宜过密;在备课时,要明确教学目标,但常态课当中不应直接出示,以免影响学生学习规划;灵活选择适合学科特色的教学问题与任务设计,备课方案需符合学科特点,不必生拉硬套;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流程还须心琢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把课堂真正留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展示的空间,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并及时赋予正确的教学指导与评价。

  第二环节由八年级备课组长王振霞,以“‘语’你同行聚智慧,‘研’途掬得满庭芳”为题,详细分享了在上一学年的工作中2022级语文组的优秀做法和教学经验。语文组始终贯彻学校倡导的“目标定向·问题导向·互助促学”的教学模式,老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找准教学方向,年轻教师虚心请教,主动承担任务,并发挥优势,整合多方资源,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尽显团队凝聚力。

  活动最后,由唐校长进行总结指导。唐校长强调:教师就是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要从学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胸有山河揽星辰,要把课堂的精彩留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精彩绽放!

  新型教学应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两个特点:一是变革教与学的关系,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二是强化实践意识,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  作为六中青年教师,迎时出发,我们要静下心,慢下来,深下去,坚持以“教-学-评一体”为目的,不忘初心,慧心耕耘,让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争做顺应时代变化的新型教育者!

阅读 27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